雷公藤|中药立功了,研究发现:雷公藤含有“靶向药”,可精准攻击癌细胞


雷公藤在农村随处可见 , 它也叫断肠草 , 传说中曾经尝百草的神农就是死于断肠草 。 不过在古代雷公藤也是一味以毒攻毒的良药 , 而在现在雷公藤也有着“埋在地里的抗癌药”之称 。
随着科学家对雷公藤的不断研究 , 人们渐渐发现雷公藤的巨大药用价值 , 今年 , 中国科学家再一次发现了雷公藤的抗癌新机制 。

雷公藤|中药立功了,研究发现:雷公藤含有“靶向药”,可精准攻击癌细胞
本文插图



一、雷公藤立功了 , 竟然含有“靶向药”
2021年 ,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许国旺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员杨春章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 该论文主要表达了关于雷公藤中的雷公藤甲素能够抑制谷胱甘肽合成 , 让癌细胞死于氧化应激 。
研究者先用强力霉素诱导细胞突变 , 发现发生突变的细胞中活性氧水平增加了很多 , 而且包括脂质在内的大分子氧化水平也大大增加 。 巧的是 , 研究者在脑肿瘤细胞中也发现了类似这种氧化应激现象 。 氧化应激虽然能协助杀死病原体 , 但过高的氧化可能会导致细胞死亡 , 而细胞通过谷胱甘肽等因子能够实现抗氧化 , 其中包括SLC7A11在内的基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雷公藤中的雷公藤甲素能够抑制SLC7A11等基因的活性 , 通过雷公藤甲素 , 谷胱甘肽的合成受到抑制 , 逐渐使得脂质等大分子的氧化出现损伤 , 从而凋亡 。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 雷公藤甲素的使用 , 非但能使突变的细胞增殖下降三四分之三 , 还不会让正常的细胞受到影响 。
雷公藤|中药立功了,研究发现:雷公藤含有“靶向药”,可精准攻击癌细胞
本文插图


目前 , 国际上对于雷公藤甲素在口腔癌、胆管癌、胰腺癌、神经胶质瘤等癌症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 , 这也就意味着雷公藤 , 有望为这些癌症患者带去福音 。
二、雷公藤是把双刃剑 , 需慎用
雷公藤之所以被人称为断肠草 , 是因为它让人又爱又恨 。
雷公藤药理作用显著
雷公藤的用处很多:活血、抗炎、消肿止痛、祛风湿等 , 在临床上 , 雷公藤的身影也不少见 , 肾病、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等疾病就常用雷公藤治疗 。 不过 , 与其作用同样有名的 , 还有它的毒副作用 。
使用不当 , 雷公藤可“断肠”
由于雷公藤的毒副作用常以肠胃反应最明显 , 所以人们称它是“断肠草” 。 雷公藤使用不当 , 会引起强烈的毒性反应 , 包括呕吐、腹泻、血压骤降、休克、抽搐等表现 , 临床上出现心电图改变、肾衰竭等情况 , 中毒后的患者有可能在24小时内就死亡 。

雷公藤|中药立功了,研究发现:雷公藤含有“靶向药”,可精准攻击癌细胞
本文插图



雷公藤具有伤肾的可能 , 在剂量上如果把握不当过量 , 会引发肾毒性反应 , 如蛋白尿、血尿等 , 甚至会引起肾衰竭 。
另外雷公藤还会导致患者肝功能出现异常 , 表现出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 , 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肝脂肪变性、肝脏出血坏死等问题 , 如果长期使用 , 还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致死 。
除此之外 , 还有多个系统可能受到伤害 , 比如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 因此 , 在使用雷公藤时 , 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随着对雷公藤研究的深入 , 研究人员发现了它的很多新用途 。
三、雷公藤的其他新用
1、“男性避孕药”
2015年开始 , 国家卫健委实验室的唐运革和秦卫兵科研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雷公藤进行了为期5年的研究 , 经过研究发现 , 雷公藤中提取的雷公藤内酯酮是一种潜在的男性避孕药 , 该项研究成功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 。 其原理很简单:通过口服雷公藤内酯酮 , 可以诱导精子畸形 , 使得精子失去受精能力 , 目前已在雄鼠和食蟹猴两种动物身上得到了验证 。

雷公藤|中药立功了,研究发现:雷公藤含有“靶向药”,可精准攻击癌细胞
本文插图



2、“护心丸”
2020年2月 ,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梁广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 , 揭示了雷公藤红素对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的作用和机制 , 课题组通过在小鼠身上使用低剂量的雷公藤红素 , 发现其能直接与STAT3蛋白结合 , 从而实现保护心脏重构的作用 。
3、“减肥药”
2015年5月11日 , 美国哈佛大学的Umut Ozcan团队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他们的研究结果 , 称其发现雷公藤红素能够减去肥胖小鼠45%的体重 , 是小鼠理想的减肥药 。 雷公藤红素通过提升瘦素的敏感性 , 降低进食欲望 , 同时又能加速脂肪消耗 。 而且 , 雷公藤红素仅针对脂肪组织 , 不会影响除脂肪外的体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