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邪防毒的艾蒿 据说很多人都挂错了
五月五庆端午 , 摆艾叶挂祥符 。 吃五黄包粽子 , 赛龙舟祭圣祖 。 从古至今 , 在端午佳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在门框上高高悬挂一束艾蒿 , 寓意辟邪祛病 , 祈求全家健康 。
本文插图
图虫创意小小一束艾蒿真的有这么神奇吗?生活中又该如何判断我们悬挂的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01
灰白“仙草”带绒毛
驱虫消炎有良效
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1] , 艾蒿又名灸草等 , 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 , 植株有浓烈香气 。 叶厚纸质 , 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 , 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 , 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 , 故而又被称为白蒿 。 艾蒿分布广 , 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 , 几乎遍及全国 。
对于“端午节挂艾蒿”的习俗从何时开始兴起 , 虽民间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 但早已无从考究 。 在《诗经》诞生的时代 , 艾蒿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 。 艾蒿有特殊香味 , 又因其形似宝剑 , 用来驱病、防蚊、辟邪再好不过 , 故而民间就有了端午“手执艾旗招百福 , 门悬蒲剑斩千邪”的说法 。
那么 , 艾蒿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多神奇的效果吗?
本文插图
图虫创意艾蒿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 在《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等中国古代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 , 艾蒿全草入药 , 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 在坊间还流传着艾蒿水治风疹的说法:小孩子如果出了风疹 , 家里的老人就会用一些陈年风干的艾蒿煮水给他们擦拭身体 。 此外 , 艾蒿的全草还可以作为杀虫的农药或薰烟用于给房间消毒、驱蚊 。
至于其驱邪避凶的“神力” , 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古时对疾病的了解不够透彻 , 面对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造成的疾病 , 往往认为是某些邪祟带来的瘟疫;而艾蒿含有油酸乙酯、1,8-桉叶油素、水合樟烯、樟脑、龙脑和蒿酮等挥发油类[2] , 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 而且对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的蚊虫有一定的驱离作用[3] 。 所以 , 在医学还欠发达的古代 , 家家户户常备一些艾蒿用来治病防病、驱邪避凶 ,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
02虽已无需再入药
节日习俗传承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我们有更好的药物和产品来解决消炎、杀菌、驱虫等需求 ,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家中已不再需要艾蒿为药 , 还有必要在端午节于门前悬挂艾蒿吗?
我们认为 , 尽管艾蒿的药用价值已被完美替代 , 但作为传统节日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包括门外悬挂艾蒿、佩戴艾叶香包等习俗还是非常有必要世代传承下去的 。
本文插图
图虫创意而且 , 在很多地方还有端午食艾蒿的习惯 , 比如南方有些地区会将新鲜艾蒿叶切碎 , 加入米或面做成窝头 , 或加入馅料制成一种叫青团的糕点 。 还有一些地方会用艾蒿煮水泡茶 , 达到排毒通气的效果 。 艾蒿确实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 如富含核黄素、三甲氧基黄酮、β-谷甾醇等 , 钾、钙等微量营养素也较为丰富[4] 。 但食用时有几个问题还是需要注意的:其一 , 就是要选对真的艾蒿 。 很多草与艾蒿相似 , 如还魂草、柳蒿、蒌蒿、豚草、茴茴蒜等 , 这些非但没有艾蒿的功效 , 有一些还有毒性 。 其二 , 食用艾蒿也应因人而异 。 艾蒿毕竟不属于常规食材 , 少数人对其味道不耐受 , 甚至还有过敏的可能 。 如果之前没有吃过艾蒿制成的食品 , 或者是对蒿草类植物有过敏史的人 , 切不可大意 。 其三 , 食用需适量 。 艾蒿并非百利无害 , 其含有的挥发油类如果食用过多 , 也存在神经抑制的可能 。
本文插图
图虫创意03
野外采摘有诀窍 别把野草当艾蒿不少人喜欢在端午当天踏青采艾蒿 , 面对一大片蒿草 , 如何分辨哪株才是真的艾蒿呢?
图虫创意要想在众草之间精准地辨认出艾蒿 , 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 总结起来就是一看 , 二闻 , 三尝:
一看外观:艾蒿的叶子是青灰色的 , 如果是白色或绿色则不是 。 艾蒿叶片比较平整 , 少有褶皱 。 杆部有棱 , 呈灰白色 。
二闻气味:艾蒿有独特的香气 。
三尝:艾蒿叶子略苦 。
尽管如此 , 对于根本没有见过艾蒿的人 , 还是强烈建议在有经验人士的带领下采摘艾蒿 , 莫要凭着主观臆想随意判断 , 更不要胡乱食用 , 否则危险性还是很大的 。
推荐阅读
-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眼皮跳的食疗方法都有什么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便秘能吃白芍吗
- 灵芝吃了拉肚子怎么回事
- 洗脸水加盐的做法
- 护肝明目的食物有哪些
-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山楂汤帮你排毒补胃
- 肝炎吃什么好 老年肝炎的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