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龙饭店 「中外合资」建国饭店,对外开放“样板间”( 二 )


来自澳大利亚旅行团的客人提出想在十三陵吃一次野餐,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饭店用五辆卡车把130多套餐具、酒具、桌椅和食品拉到了十三陵,客人们对饭店的周到服务表示惊叹,感慨这次住店经历“终生难忘”。
开业第一年实现盈利
声名鹊起的北京建国饭店,在开业头一年就赚了150多万元,接待了外国旅游者1208.58人次,大大缓解外国旅游客人在北京“住店难”的问题。第二年更是赚到400多万元,仅用4年就连本带息还清了银行的全部贷款。
尽管已经退休28年,安清凤仍愿意隔三差五回来给年轻人讲讲古:“就用了10年,我们累计创汇2.3亿美元,赚回了7.6个建国饭店!”
北京建国饭店还成为一所人才学校,不断培养、造就、输出了饭店各类优秀人才,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中国酒店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建国饭店的成功,直接击破了引进外资的“卖国主义”论调,也印证了“外方能赚钱,我们会赚得更多”的合资合作模式的盈利预期。
1984年7月9日,国家旅游局上书国务院,提出在全国推广建国饭店经营管理方法。此后,全国试点建国饭店现代化经营管理方法的饭店达到了102家,有力推动了国内饭店经营管理的改革进程。
如今,长安街上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国门外成了北京最繁华的区域之一,而北京建国饭店仍然保持着低调和优雅,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兆龙饭店 「中外合资」建国饭店,对外开放“样板间”
文章插图
北京建国饭店,陈设温馨舒适。
【采访人员手记】
旅游饭店业率先开放
旅游饭店业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导产业。1980年4月,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审批三家中外合资企业,其中两家是旅游饭店,北京建国饭店为外资审字(1980)第二号,北京长城饭店为外资审字(1980)第三号,第一号为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其中,北京长城饭店于1981年动工,1983年最终建成。
位于北京东三环繁华地段的兆龙饭店,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家由港商捐资建立的饭店,同样也是现代中国吸引外资、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1981年7月6日,邓小平出席建设兆龙饭店签字仪式,亲手接过香港著名实业家包玉刚先生给予的捐款,同意包先生希望以父亲“包兆龙”的名字命名该饭店的愿望;1983年9月5日,邓小平同志为筹备中的兆龙饭店题写店名;1985年10月25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兆龙饭店开业典礼,既体现了对利用侨资、外资建造旅游饭店的支持,也展示了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决心和信心。
1983年,国内其他利用侨资、外资建造的旅游饭店如金陵饭店、白天鹅饭店等建成开业的喜讯相继传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合资饭店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建立起现代企业模式,对我国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