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 咖啡、多肉、钩织...永嘉这个曾让人避之不及的地方成了“梦想家园”!( 二 )


文章插图


提及这家民宿的打造,瞿海珍有许多内容可以分享,从每张字画的渊源、每个房间设计布局的细节,到墙面粉饰的工艺、地板的铺排……丈夫喜欢的古朴沉静和她钟爱的简单温馨被很好地融合在这里。

“我们很多专业的朋友也有过来参观,提出了很多建议,最终呈现的效果特别令人满意。”不过,瞿海珍的这一举动,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还有人会向她打听来源头发展的商机,毕竟作为一名从温州银行退休的行长,她的选择本可以很多。

“实际上,来源头村投资的人还真是不少。在我们家旁边,听说也有精品民宿和酒吧陆续在打造了。”瞿海珍介绍说,但是如果把这次选择完全归因于一种投资,她倒是不太同意。


源头 咖啡、多肉、钩织...永嘉这个曾让人避之不及的地方成了“梦想家园”!
文章插图

一直以来,瞿海珍就对乡村有着浓厚兴趣,对身体力行投身乡村建设的陈小静更是心怀敬意,“像她这样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显然很少,源头村如今的变化有多大,她当初承受的压力就有多大。”与陈小静认识十多年的瞿海珍完全被她的耐心和毅力打动,也由此认定了源头发展的机遇。

“这几年源头村一直在围绕吃、住、游打造特色品牌,这个是需要时间的,但是我愿意等。”今年五一,瞿海珍所在的“源来小院”正式对外营业,一共四个房间,但是价格则全看这位主人的感觉。

源头 咖啡、多肉、钩织...永嘉这个曾让人避之不及的地方成了“梦想家园”!
文章插图

“现阶段,我更乐意看到有人愿意来,这里是一个提供休息交流的空间,如果你也是一位愿意交流分享的人,我们就欢迎。”现在,“源来小院”里除了瞿海珍和她丈夫,还经常会有朋友和村民前来拜访。有时候交换一杯好茶、一盆植株就能在此栖息一个下午……精神的互动,在这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契合。

而不用招呼客人的时候,瞿海珍会给自己泡杯咖啡,做些钩织作品,从自制玩偶到模仿日常器具,无不惟妙惟肖。“那种一个人万古的安静,是过去的我很少拥有的,人与时间,在这里没有冲突。”
永恒的联盟
家住温州的刘小平这几天老往源头村跑,自从闺蜜瞿海珍在这安了家,这两位聚会的阵地也就此转移。“她过来免费给我打工了。”瞿海珍笑着调侃道。这位高级茶艺师能泡一手好茶,昨日刚替瞿海珍招待了一波朋友,虽然已经“不打工”很多年,但刘小平显得乐此不疲。

“反正我在家也没事,不如和朋友喝喝茶,也认识认识新的世界,不断学习。”在刘小平看来,充满感性的瞿海珍在源头村做民宿,其实也有着一种情感驱动。“我觉得这包括了她对乡村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对她来说,自己享受还不够,肯定还要带动其他人也一起正视自己的家园。”

源头 咖啡、多肉、钩织...永嘉这个曾让人避之不及的地方成了“梦想家园”!
文章插图
今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岩坦镇里要组织唱爱国歌曲比赛。因为有一定声乐基础,瞿海珍和几位老师一起担负起了教学工作。“刚开始都没人报名,村民们觉得自己普通话还说不顺溜,哪能去台上唱歌。”大家心里没底,瞿海珍就挨个找上门做工作。

“她们比较需要鼓励,以前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给她们展现自己,但是这几次排练下来,我感觉村民的面貌还是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信很多。”镇里上百人的合唱队,来自源头村的就有十几位,而瞿海珍和村民之间,也从互不熟悉的外人,成为了可以信任支持的朋友,不少人还跟她学起了钩织。

源头 咖啡、多肉、钩织...永嘉这个曾让人避之不及的地方成了“梦想家园”!
文章插图

据瞿海珍了解,原先,源头村的留守村民几乎没有收入,随着游客增多,村民才陆续回村开起了小店,做起家门口的生意。“这种钩织作品也可以作为增收的一个渠道嘛,我现在有了几个人选,打算做一个‘源来小院’手作这样的线上销售平台,看看是不是能把这些小玩意推销出去,增加村民收益。”见面之前,瞿海珍在电话里跟采访人员聊起,欲创立一个小程序,帮助村民推销农副产品。爱好摄影的她,这些事于她而言,都不是什么难事。可贵的是,这份心思,这份当地村民所欠缺的理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