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山东省临沂市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兆坤认为,疫情后的旅游市场重启和市场振兴应在营销工作上早做筹划。
“疫情后的出境游营销须有序推进,我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蓄势期,积极利用线上媒体开展预热营销,提升出境游游客的期待度;第二阶段为重启期,预计在6月至8月,主动释放出境游的安全信号,策划各类活动,重振出境游;第三阶段为振兴期,以品牌升级为引领,以市场细分为抓手,切实推动出境游向安全、有序、繁荣的方向发展。”杨兆坤表示。
|数据篇|
携程发布疫后“出境游心愿预测清单”
小众目的地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4月12日,携程疫后首个外币兑换网点——北京东直门网点正式开业。和以往不同的是,该网点设在首都机场快轨线——东直门站E口B1层内。当天,携程还发布了疫后“出境游心愿预测清单”。清单中提到,除了泰国、日本、欧洲等热门目的地外,选择小众化目的地出行或将成为新一轮的出境游趋势。
随着全球疫苗接种覆盖面的扩大,以及国际旅行健康证明的普及,出境游市场将重新开放。国际化是携程未来增长的第二曲线。携程将通过一系列举措,积极备战国际旅行市场。
根据易观报告,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1万亿元(1.6万亿美元)。全球旅游市场规模预计将于今年恢复增长,并将在2025年达到7.1万亿美元的规模。
根据携程外币兑换数据分析,未来出境游重新开放之后,日本、泰国、美国将成为排名前三的热门出境目的地;其次是韩国、欧洲、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据了解,2019年携程外币兑换量前三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和广州;预计待出境游恢复后,这三座城市的兑换量排名依然靠前。
除了常见的热门目的地外,诸多小众目的地在疫情前就已经有了火爆的迹象。携程数据显示,2019年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摩洛哥等目的地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00%。这意味着,国际旅行恢复之日,该类目的地或许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经历了疫情,游客选择出境游目的地的习惯也将有所改变。健康、安全将是出行考虑的首要因素。健康码互认、国际旅行健康证明等也将成为游客出行的重要考量。清单预测,待疫后出境游恢复,更多小而美的目的地将被纳入游客旅行清单。
从出境游人物画像来看,携程外币数据显示,女性换汇者超出男性20%,女性更关注汇率、零钱;男性则更偏好线上下单、领取优惠券。“95后”“00后”游客对出境旅行有浓厚的兴趣,预计未来整体换汇年龄较之前相比更加年轻化。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致宁表示,“国际旅行健康证明”的推出对于我国出境和入境两大旅游市场将产生重大利好,以东亚、东南亚为目的地的短途国际旅行有望在年内迎来率先复苏。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以及政策落地,短途国际旅行市场或将在明年春天进一步升温,以欧洲、美洲、澳洲为目的地的长途国际旅行有望迎来复苏。
|观点篇|
出境游企业如何迎接疫后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惠鸣
国内从事国际旅游的公司需要从三个方面充分备战,以便抓住市场重新开放的机遇,赢得先机。
一是要做好重新开张迎客的准备。
首先,要做好前期宣传和游客心理辅导工作。在严重的疫情冲击之后,疫情对游客的心理造成冲击,游客会对国外旅游的安全性、旅游行程的顺利性和可控性产生疑问,对于旅程是否能够顺利愉快也缺乏信心。另外,受疫情影响,游客对国外旅行目的地的选择没有以前那样自由。在这种背景下,旅游企业重启国际市场,需要进行一定的暖场宣传活动。要提前给游客打好放心针,稳定游客的心理期待。还可通过活动策划,有目的地扩大一些重点跨国旅游线路的项目宣传。这对顺利重启国际旅游市场非常重要。
其次,要做好与境外旅游目的地合作方的衔接工作。受疫情影响,全球跨国旅游业损失惨重,大量的中小型旅游公司和从事国际旅游服务的中小旅游公司纷纷倒闭。国内旅游公司原有的境外合作伙伴或者产业链服务体系有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事先确认安排好境外合作伙伴和旅游服务链条的每个环节,确保公司的旅游团队在境外能够顺利开展每项活动,避免因合作伙伴的变化而产生意外的情况。
再次,要做好境外旅游线路和内容的规划。由于疫情对全球的酒店服务、航空公司运行网络、航班飞行线路布局都造成了重要影响,许多成熟的旅行线路可能已经发生变化,或者无法以原有路线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从事国际旅游服务的企业一定要充分掌握旅行线路中酒店、航班时间和线路,以及各种关键因素的新变化,并依据这些新的变化来制定新的旅行线路,同时在旅游内容设计方面充分考虑疫情对目的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博物馆、演艺场馆、游乐场等开放情况的新的影响,制定最优的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