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优秀主旋律影视剧异军突起 成为年轻人的“白月光”( 二 )


老戏骨王志文扮演的顾慎言,是复兴社上海区档案室主任,同时也是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共产党情报员。深厚的表演功力让他把这个地下工作者的形象表现得入木三分,也让更多年轻观众重新认识了这个“每个眼神都是戏”的演员。
导演周游还向《工人日报》采访人员透露,“我们剧中的所有演员都是第一人选,演员对故事本身感兴趣,能同意参演,是这部戏的幸运。朱一龙本人内敛深沉,同时极具爆发力,这些和林楠笙性格很像,童瑶本人也和朱怡贞一样,是一位非常果敢、坚强的女性,他们非常适合各自的角色,也演绎出了独特魅力。”
在《觉醒年代》和《山海情》等电视剧中,同样涌现出很多个性鲜明、深入人心的角色。很多网友评价《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扮演者于和伟,称:“把仲甫先生演活了”,而于和伟凭借《觉醒年代》这一角色,成为本届白玉兰奖“视帝”。
“这届观众不简单”
主创团队拍得用心,观众看得也很用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旋律影视剧不仅经常在资本和市场遇冷,同时也不受年轻观众“待见”。但是,从近来几部成功的主旋律电视剧看出,只要是精品,观众还是会积极“买账”。
“《叛逆者》播出后,我没想到观众能看得这么细。”周游说。在整部剧中,包含大量细节呈现,如地域特点、人物履历生平,以及制式服装和戏用道具等,在观剧过程中,不少网友在弹幕中实时“播报”这些细节,剖析点评剧中人物的表现。
“其中有个剧情,顾慎言打电话时用钢笔拨号、用手帕包住话筒,随即就有网友在弹幕上展开分析说:‘说明那个年代已经有指纹识别了’,其实我们设置这个细节,主要考虑到顾慎言作为一名成熟的职业特工,他下意识会这么做,同时也能掩护自己的声音,防止被录音。”周游介绍说,“观众看得那么细,给我们压力挺大的。”
年轻观众对剧情的积极“参与”,也能形成正向激励。演员朱一龙表示,“我印象最深的是网友把剧中的细节挖掘出来分析的那些评论,我能感觉到,不仅是我们,观众们也在创作,他们会把我们在剧中花心思做的细节、潜台词都挖掘出来,给出反馈和分析,让作品更有生命力,这也是对我们创作者的最大鼓励。”
豆瓣评分9.3,党史题材的《觉醒年代》收获了大批年轻粉丝。优酷站内数据显示,在该剧发弹幕的人群中,90后、95后的占比是全站基准值的1.6倍;没有光鲜亮丽的场面,没有当红流量明星,有的只是满眼黄沙黄土、土坯房、“高原红”、粗布衣衫的扶贫正剧《山海情》,照样让年轻观众看得“热泪盈眶”。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曾说:“我始终有一个观点,年轻观众从来不会排斥主旋律,他们排斥的是悬浮的、不接地气的、粗糙的、不严谨的作品。”年轻观众已经成为主旋律电视剧的目标受众,主流价值观也正在通过优秀主旋律作品,在他们身上得到传承和弘扬。
文/采访人员 陶稳 苏墨
来源:工人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