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 刚成功上市就被点名!滴滴突遭下架,一个现象需要反思


滴滴出行 刚成功上市就被点名!滴滴突遭下架,一个现象需要反思
文章图片

滴滴出行 刚成功上市就被点名!滴滴突遭下架,一个现象需要反思
文章图片
【滴滴出行|刚成功上市就被点名!滴滴突遭下架,一个现象需要反思】
滴滴出行 刚成功上市就被点名!滴滴突遭下架,一个现象需要反思

要论起国内“共享”行业的鼻祖 , 恐怕滴滴身处的共享出行想来能赢得不小的投票 。 在2012年的时候 , 全国刮起了一阵“橙色风暴” , 一群身穿橙色衣服的员工到处走街串巷 , 用丰厚的补贴去吸引出租车司机加入其中 , 再结合乘客端的“一分钱”车费诱惑 , 直接让滴滴在全国迅速蹿红 , 共享出行领域有了最初的雏形 。
打开共享出行领域后 , 滴滴的胃口无疑变大了 , 后来私家车的闲置运营能力被滴滴盯上 , 并逐渐延伸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滴滴快车 , 而这块业务的成长也严重拖累了滴滴的成长和财报 。 因为私家车本身不具备营运能力 , 而乘客之间的打车需求又是一种刚需 , 因此 , 这两方的矛盾始终难以调停 。
更让人担心的是 , 由于在发展之初选择烧钱模式 , 滴滴的财报一直相当难看 。 一方面滴滴既要保证用户活跃度 , 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奖励能给到司机 , 所以在长达7年的运营过后 , 滴滴仍未实现盈利 , 仅仅是在前年的时候滴滴实现微薄盈利 。 但对于滴滴所处的地位而言 , 只要实现盈利就可以走向另一个高度 , 而上市成功对滴滴多年来坚持的最佳回馈 。
虽说屡次上市传闻均被滴滴亲自出面否定 ,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 这正是要上市的前奏 。 果不其然 , 就在上月底 , 滴滴成功赴美上市 , 当天股价上涨16% , 市值一度逼近800亿美金 , 不仅软银、腾讯阿里都是滴滴成功上市的受益者 , 而且公司创始人此一站身价也迎来大涨 。
可是这股高兴劲还没持续两天 , 滴滴就被浇了盆冷水 。 就在最近 , 一则180字的通报流出 , 刚刚成功上市的滴滴就被点名 , 而且滴滴出行的APP也突遭下架 。 到底发生了什么 , 很多人都想在第一时间搞清楚事情原委 , 可是翻看网信办发布的审查公告才发现 , 这一次的调查滴滴不仅要配合 , 而且新用户的注册也被喊停 。
对于滴滴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而言 , 成功上市除了能在资本市场中容易获得认可 , 而且这对企业获得新的用户群体有巨大帮助 。 可是现如今 , 滴滴不仅被迫中断新用户的注册工作 , 而且受此影响 , 企业的市值也经历了暴跌 。 审查公告发出后 , 滴滴此前近800亿美金的市值 , 直接锐减到不足745亿美金 , 其中55亿的差额约合人民币超过355亿 。 换句话说 , 因为这次事件滴滴的“身家”损失了355亿 。
可是对于滴滴而言 , 这一次失去的又不仅仅只是这些空虚的企业市值 , 有个现象滴滴该好好反思了 , 那就是为何滴滴不受待见?虽然滴滴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 , 但是在上市以后 , 国内的反响很平淡 , 甚至滴滴被宣布调查之后 , 在社交媒体中还有部分人拍手叫好 , 滴滴确实该需要反思这到底是为什么 。
其实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 滴滴被调查是意外的 , 但是调查后被吐槽却是意料之中的 , 因为它得罪了两个群体 。 对于司机端而言 , 滴滴是高抽成的典型代表 , 不让滴滴司机受委屈更像是一种“作秀” , 毕竟出事平台经常牺牲司机利益 。 而对于乘客端而言 , 使用滴滴的成本在不断上涨 , 用户经常要被大数据杀熟 , 他们对滴滴的印象也逐渐变差 。
明明滴滴服务的群体就是用户和司机 , 但是在面临调查的时候 , 滴滴没有等来声援和支持 , 反而等来嘲讽和看热闹 , 出现这样的局面 , 滴滴确实该反思以后该从哪方面来挽回自己在大众心目中的口碑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