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0年11 月 24 日 4
此次嫦娥五号的任务不仅仅是在月球表面进行月壤的采样工作 , 还携带了一些植物的种子前往月球旅游 , 想让种子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 , 宇宙高能离子辐射 , 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下 , 使种子产生变异 。
这次发射 , 就携带了40克的水稻种子 。
经过了太空环境23天的体验后 , 这些稻种重新回到了地球 , 来到了广东的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的大田 。
经历了8个月时间的培育种植 , 在7月9日这天 , 华农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涛和航天育种中心副研究员、实验室主任王加峰把由这些种子长成的稻田进行了收割 。
最终收获了三大袋全新的稻种 , 被送往了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 。
此次种植 , 采取的是单株单坑的形式 , 最终收获的数据足以初步表明 , 这批稻种后续的亩产应该在一千公斤以上 。
不仅如此 , 一般经过太空的水稻都会产生很多有益的变异 。
比如说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 , 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 。
总的来说 , 太空育种技术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育种方式 , 在太空那种环境下 , 可引发种子基因变异的频率相对较高 , 可达地面育种的10倍左右 , 类型也更丰富、有益变异更多 。
因此太空育种是一种高效的育种路线 , 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很好的补益作用 。
这和转基因作物完全不同 , 太空育种是自身基因的变异 , 没有打破物种界限 。 而转基因是指将一个外来基因移植到另一个作物当中 。
在空间环境中的高能粒子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综合因素协同作用下 , 植物种子的DNA被双链击穿 , 产生断裂并重新排序 , 而地面的诱变技术只能让DNA被单链击穿 , 因此 , 太空育种变异率更高 。
以水稻为例 , 它的自然变异率在二十万分之一左右 , 化学诱变的变异率也只有千分之几 , 而经空间诱变的水稻变异率可达百分之几 。
从这个几率我们可以看出 , 太空育种可以把这些植物种子的变异概率大规模提高 , 对于我国的粮食优育来说 ,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其实育种的根本就是找到那些变异出来的有益株 , 进行放大 , 稳定 , 从而形成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的作物种子 。
可以看出 , 特殊的空间环境使得太空育种与传统地面诱变育种相比 , 具有变异率高、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多、稳定性能强等特点 , 因而能够培育高产、优质、早熟、多抗良种 。
此外 , 太空育种还能出现一些其他理化因素处理较少出现的特殊变异类型 , 如果实早熟、大果型变异 , 花卉花形变异、花色变异等 。
这些变异给研究人员指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进化路线 , 这在研究领域是绝对无价的 。
转基因育种则是基于对基因进行精确定向操作的育种方法 , 效率更高 , 针对性更强 。
例如 , 抗虫棉花就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中 , 从而能够专一性抑制棉铃虫发生 , 减少棉铃虫危害 , 减少农药使用 , 实现稳产增产、提质增效;
抗除草剂作物就是将抗除草剂草甘膦的基因转入农作物 , 从而在使用除草剂(草甘膦)除草时就能够做到只除草而不危及作物 , 既增加了种植密度 , 有效去除杂草 , 又能降低劳动强度和除草成本 , 从而能够提高种植效益 。
相对而言 , 这两种育种方式都有着各自的优点 , 本质来说 , 都是我们为了粮食大计而研发出来的培育方向 。
从安全性而言 , 这两种方式种植出的作物都是相对安全的 。
至于前些年传出的什么转基因大豆对人体有害的言论 , 其实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 只是人们对于一种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造成的 。
推荐阅读
- 假如存在二维生物,他们如何辨别所处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 是的,我相信
- 袁隆平对转基因的态度:从来未曾中立,不卖粮给中国,咱就麻烦了
- 被逼走上巅峰!9年前天宫副总师与NASA交流机械臂,直接被无视
- 器官衰竭患者的新希望,史上第一例转基因猪心脏成功移植人类心脏
- 纪录片推荐——《绿色星球》第一集《雨林天地》都讲了什么?
- 史翠珊效应——聪明反被聪明误
- 利用ICP-MS对西洋参中的重金属元素铅进行检测
- 不明飞行物来袭!多国上空出现神秘“发光云”,霍金预言难道要成真?
- 一只能卖70万的大力神甲虫,却因被日本人变态喜爱,而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