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 它们比人类更早进入太空,却鲜有人知道


航天 它们比人类更早进入太空,却鲜有人知道
文章图片

航天 它们比人类更早进入太空,却鲜有人知道
文章图片

航天 它们比人类更早进入太空,却鲜有人知道
文章图片

航天 它们比人类更早进入太空,却鲜有人知道
文章图片

航天 它们比人类更早进入太空,却鲜有人知道

2021年7月4日 ,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两位宇航员成功实现出舱作业 , 这是自2008年首次太空行走之后 , 中国人再次踏入太空这片未知的世界 。
事实上 , 从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开始 ,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就从未停歇过 。 但早在人类进入太空前 , 其实已有不少“前辈”为我们探过路了 , 而它们的功绩却鲜为人知 。 不仅如此 , 人类能够顺利完成太空探索 , 也少不了它们的帮助 。
它们 , 就是航天实验动物 。
1940-1950:残酷的太空动物实验
动物被送进太空的实验 , 要从人类对太空最原始的探寻方式——气球开始 。 使用氦气的气球可以一直升到离地面30公里以上 , 虽然这个高度仍然处于地球大气层的范围之内 , 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太空(960公里外) , 但其中的环境已经和地球表面完全不同了 。
【航天|它们比人类更早进入太空,却鲜有人知道】1783年 , Montgolfier兄弟首次尝试把一只羊、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作为对照)放飞到460米的高空 , 来探究生物进入天空以后是否会受到影响 。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的生物航空实验 , 为后来人类上天打下了基础 。
Montgolfier兄弟的热气球 | 图源:Molynk ,A.
随后 ,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 , 美国为了大规模开展太空研究 , 同时为了节约成本(毕竟火箭没有那么多) , 就不断地尝试用气球将各种动物 , 包括果蝇、小鼠、仓鼠、豚鼠、猫、狗、青蛙、金鱼、猴子等等 , 送到数万米高空 , 来研究太空辐射对生物的影响 , 以及他们为其研发的生命支持系统是否有效 。 仅在1953年这一年时间 , 气球载着动物升空的实验就进行了23次 。
而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 , 尤其是二战后对德国V-2火箭的研究 , 美国开始试图将各种动物送到更远离地面、接近太空的地方 。 最早在1947年 , 他们把经典的模式生物果蝇用火箭送到太空 , 来探究太空辐射对其产生的影响 。 但是果蝇和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实在差别甚远 , 它们虽然能安全回来 , 但也证明不了什么 。
于是 , 研究人员把目光放到了其他哺乳动物身上——猴子和狗 。
1949年将猕猴送上太空的V-2火箭 | 图源:史密森尼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1949年开始 , 短短几年间 , 美国人用火箭将至少十几只猴子送到100多公里外的太空 。 不出意外的 , 三分之二的猴子都在落地前就死亡 , 为航天探索付出了生命 。
相比之下 , 苏联人更喜欢送狗上天 。 1951到1952年间 , 十几只流浪狗被送到太空 , 也是多半有去无回 。 这其中 , 最著名的是1957年真正进入太空(进入到地球轨道)的第一只地球生物——一只叫作“莱卡”(Лайка)的流浪狗 。
之所以选择流浪狗 , 是因为当时的科学家认为 , 流浪狗对饥寒等恶劣环境具有更高的耐受能力 。 最后 , 这只叫做莱卡的“幸运狗”在仅有的一层金属外壳保护下 , 踏上了有去无回的征途(苏联并未研究出返回地球的技术) , 在进入太空几小时后 , 因太空舱过热而身亡 。
“登入太空第一狗”莱卡的纪念碑 | 图源:James Vaughan
由此可见 , 在太空探测技术并不发达的那个年代 , 这些太空动物实验是无比残忍的 , 但无奈的是 , 这些实验又是载人航空前所必需的:因为没人知道太空的真实环境是什么样的 , 所以需要通过动物实验去尝试探索 。

这些实验动物冒着生命危险提供的珍贵数据 , 为后续的载人航天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
同时 , 像“莱卡”这样的“明星航天动物” , 它们的遭遇也推动了关于航天动物实验伦理问题的讨论 。 再加上后续载人航天与航天登月的实现 , 航天动物实验也逐渐越来越少 , 对动物自身健康的考虑也越来越多 。
1959年成功上天并存活回地球的松鼠猴Baker小姐 , 于1984年去世 | 图源:美国宇航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