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 浦东!超级大消息!( 二 )


二、全力做强创新引擎 , 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提升产业链水平 , 为确保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多作新贡献 。
(四)加快关键技术研发 。 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聚焦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 , 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 , 布局和建设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 推动超大规模开放算力、智能汽车研发应用创新平台落户 。 研究对用于临床研究的药品免征进口环节税 。 允许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试点 。 建立企业研发进口微量耗材管理服务平台 , 在进口许可、通关便利、允许分销等方面研究予以支持 。 允许浦东认定的研发机构享受进口自用设备免征进口环节税、采购国产设备自用的给予退税政策 。 积极参与、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 开展全球科技协同创新 。
(五)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 。 在总结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实施经验基础上 , 研究在浦东特定区域对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 , 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在浦东特定区域开展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 , 在试点期内 , 对符合条件的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按照企业年末个人股东持股比例免征企业所得税 , 鼓励长期投资 , 个人股东从该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按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 同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 , 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 。 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 , 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 , 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 。 依托长三角产业集群优势 , 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孵化基地 。
(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 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 。 探索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资金、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投入机制 。 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依章程管理、综合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为基础的管理模式 。 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 。 建立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实施更大力度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 支持浦东设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 。 允许将科研工艺设备设计费纳入项目总投资 , 项目建设单位自行承担相关设计工作支出可列支设计费 。 国家在浦东设立的研发机构可研究适用上海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相关规定 。
三、加强改革系统集成 ,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 , 探索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 , 从事物发展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设计改革 , 加强重大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 , 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
(七)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 。 加强各部门各领域协同放权、放管衔接、联动服务 。 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 , 制定浦东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 , 深化“一业一证”改革 , 率先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和综合监管制度 。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 按程序赋予浦东在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方面更大自主权 。 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 实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制度 。
(八)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 积极稳妥推进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整合重组 。 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 , 全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 , 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 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 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 。
(九)健全要素市场一体化运行机制 。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 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 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后 , 探索按规划期实施的总量管控模式 。 支持推动在建设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别设立使用权 , 探索按照海域的水面、水体、海床、底土分别设立使用权 。 深化产业用地“标准化”出让方式改革 , 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 , 探索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 。 实施以能耗强度为核心、能源消费总量保持适度弹性的用能控制制度 。 建设国际数据港和数据交易所 , 推进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监督管理等标准制定和系统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