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负债经营|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负债经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 会计业务处理日益复杂 , 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 另一方面 , 会计工作在发展中正面临一些问题 , 一些地方和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管理失控、作假账、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比较严重 , 损坏了国家和相关利益主体乃至社会公众的利益 。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 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留下了隐患 , 为此 , 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为遏制这种事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一、资金方面

(一)新《企业会计制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扩大了对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范围与提取比例 , 而旧的分行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标准中没有考虑资产作为一种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个至关重要的经济属性 , 使一些不符和资产定义或者已经丧失价值的项目都作为资产核算和报告 , 而资产价值的减损又得不到恰当的反映 , 最终必然导致会计信息背离经济事实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对各项资产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终进行全面检查 , 并根据谨慎原则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 并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另外在提取比例上也不再规定硬性的提取比例 。这在一定程序上防止了企业高估资产虚增利润 。

(二)从对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的处理上 , 新《企业会计制度》与旧行业会计制度相比 , 更加注重了资产的真实性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企业在以后的会计期间收益的 , 应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 而旧的行业会计制度则无此规定 ,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外在对开办费的处理上 ,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开业当月一次性计入损益 , 而旧的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从开业的当月起在不少于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 因为就拿开办费来讲 , 实际上只是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 , 不是实际的资产 , 也不会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产生收益 。

二、负债方面

在新《企业会计制度》中进一步明确了或有负债在会计核算中的地位 , 在核算中涉及符合新《企业会计制度》中或有负债确认条件的 , 在资产负债表中要作为一项负债反映 , 这与旧的行业会计制度相比更加符合谨慎性原则 , 更能指导投资者做出合理的选择 , 因为或有负债在将来很可能变为企业的一项真实的债务 , 造成资产的流出 。同时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不再运用公允值的概念 , 对于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一些不符和我国国情的规定进行了修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