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石林|云南昆明石林导游词( 四 )


过了大桥,各位看到道路两旁都是餐馆 。每家餐馆门口都有烤炉,并有一只只白胖的鸭子挂满杆头 。这就是著名的宜良烤鸭 。宜良烤鸭有70多年历史,烤制工艺独特:首先选用肥壮的鸭仔,去毛去掌,洗净后从右翼下切口取出内脏,再以蜂蜜水均匀地抹遍鸭身,之后用6厘米长的苇杆作堵塞,插入鸭子的肛门内,防止灌汤后汤从肛门漏出 。然后用小铁钩钩住鸭颈,挂在通风处晾干,再灌入调好味的上汤 。用编成辫的干松针(云南十八怪称松树叶子辫起来卖)置于特制的炉内点燃,待烟火去尽,把鸭子挂于炉壁,盖上盖子,适时翻转,焖烧三四十分钟,待鸭身色泽深红油亮时取出,拔去堵塞,撤去上汤,斩为小块,理摆于盘中,佐以花椒盐或特制面酱,配上葱白、酸萝卜,即可食用 。
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到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了 。石林县,地图上及资料上明明写的是路南县啊?这位朋友问得好 。路南由来已久,早在元朝就有路南州的设置 。路南二字源于彝语,其一,路南彝语为鲁乃,鲁即石,乃即黑色,鲁乃就是长满黑石头的地方;其二,路南彝语也作路甸,路为城,甸为平坝或宽敞之地 。路南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1998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石林风景区的知度在海内外越来越高,旅游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划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12月14日将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 。由于有些书籍是此前出版的,因此各位看到的仍是路南这一地名 。
石林县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并充满生机的地方 。如今它是全国50个文化先进地区之一,有一个彝县五乡美誉之称,即岩溶之乡、歌舞之乡、摔跤之乡、绘画之乡、烟草之乡 。国家、省、市在这片土地上确立了六大基地:全国41个烤烟生产基地县之一(是优良品种红花大金元的故乡,红河牌所用烟叶产地),全国奶山羊基地县之一,国家八五万亩苹果商品基地县,省商品猪生产基地,省绿肥种子基地,市煤炭生产基地 。
说到石林彝族自治县,我们还要介绍世居于此的撒尼人 。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 。撒尼人自称尼,意为快乐的人 。在新中国成立前,彝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 。1950年彝族代表到北京,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他们,大家谈到彝族名称过去不统一,有的还带有侮辱和歧视性,应该改掉 。毛主席听后很赞同,提出将夷字改为彝字 。他认为鼎彝之彝这个字好,像宫殿里面放东西,有米又有丝,有吃有穿,日子就富裕了;鼎彝又是古代祭把用的器具,有庄重美好之意 。大家听了,都很高兴,一致表示赞成 。从此,彝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个支系的统一称呼
您可以访问()查看更多与本文《云南昆明石林导游词》相关的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