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石林|云南昆明石林导游词( 五 )


彝族历史悠久,彝族祖先祟尚老虎,把黑虎作为图腾 。而石林撒尼人不仅把老虎作为图腾,而且还有蜘蛛图腾 。
撒尼人自古就有保护蜘蛛的习惯 。为什么呢?相传,撒尼人很早以前居住在阿着底,后来迁居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并以族命城,称果饶,即彝家之子的意思 。撒尼人自称尼,尼王憨厚能干,他有一把神刀,带着部族,抵制了多次外族的侵犯,果饶城牢不可破 。他挥动神刀,念咒语,入侵者的头便纷纷落地 。他还有一个神术,被人杀了头,会重新长出新头来 。后来,尼王娶了一个外族美丽的姑娘 。姑娘对他说:我嫁了你这样一个永远不会死的丈夫,感到非常荣幸,就是死了,也将在九泉之下爱着你 。尼王信以为真,把自己杀不死的秘密告诉了她:我也会死的 。杀了我的头,只要用尖刀草在脖子上刷三下,我就不能复生了 。尼王的妻子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娘家部族首领,里应外合杀死了尼王,并使他不能再长出头来 。入侵者还把撒尼部落撵出了果饶 。不知跑了多少路,撒尼人躲进山洞,洞口很快结上了蜘蛛网 。追兵赶到洞口,找不到撒尼人 。有的说可能躲到洞里了,可一看洞口结着蜘蛛网,他们肯定撒尼人不可能躲在洞中 。找不到撒尼人,入侵者就走了 。撒尼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从此,他们就把蜘蛛当作保护神来崇拜 。
现在各位请往车窗外看,我们的车子正从撒尼人居住的寨边经过 。说到寨子,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彝族的住房 。
在石林县,各地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因此,撒尼人的房屋也有不同的形式 。彝族民间有这样4句话:海邑土库房,糯黑石板房,和合篱笆房,月湖茅草房 。4句话概括了彝族4个地方及其有代表性的住房 。土库房,又称土掌房,以土、木为原料,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 。石板房,多为两层楼房,楼上、楼下各3间,梁、柱、椽、楼均为木质,山墙、背墙用石板垒砌而成,与一般土基房和砖房不同 。篱笆房,以石为墙基,以竹条、树条编织成篱笆,再糊上泥土,涂刷平坦,成为墙壁 。茅草房,以石块垫基,夯土为墙,用结实的圆木或方木为柱,茅草盖顶,双面斜坡 。苫草顶时,先打尽绒草,泼上水让风吹,然后用火燎茅草,浸透水的部分因风吹不干而不会燃烧,形成坚实的草顶 。茅草房虽比砖瓦房简陋,但节省费用,冬暖夏凉 。
现在,我来谈一谈撒尼人绚丽多彩的服饰 。
撒尼妇女的花包头是引人注目的精美艺术品 。包头以红、绿、蓝、紫、黄、青、橙7种颜色的丝绸配制;边沿钉有银泡,两侧缀一对彩蝶(彩色绣花图案三角);后垂一对串珠,末端系银铃缨穗,走起路来,银铃撞击作响 。传说这种花包头是摹仿天上的彩虹制作的,为的是纪念一对投火殉情的恋人 。因为这对恋人死后化作七,彩长虹,后人摹仿彩虹制作包头,把它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姑娘们的上装袖子用彩色丝绸布镶二道宽花边,左襟边沿用紫红或黑色绒布镶牛鼻子形纹宽边 。背部披一块以黑绒布做外壳的小羊羔皮,肩挎绣花包 。腰系花围腰,腰带系于身后,好像男士们的领带一样,所以说撒尼姑娘服饰怪,西装领带当腰带 。下装过去为自制布裤,现多为西裤 。鞋子也由原来的绣花布鞋变为白色运动鞋或半高跟皮鞋 。平时,青年妇女多与汉族相同穿时装,节日或赶街(集)的日子,姑娘们身着鲜艳的本民族服装,使彝乡增添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