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法学习体会|体育组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
据多家媒体报道,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6月29日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这是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的一次重大修改,它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 。
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轨道 。20多年来,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由于社会转型等诸多因素,义务教育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此次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代背景 。
要准确把握此次义务教育法“大修”的涵义和精神,必须对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二字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
比如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上学贵问题,其中固然有部分学校片面逐利等原因,但财政投入不足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原因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哪个部门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经费的规定,就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
再比如群众普遍不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上学难问题,其中可能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但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公民共享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像义务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更当如此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且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还对农民工子女,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直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是对“义务”二字的延伸解读 。
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正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 。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 。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义务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教育,是现代政府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 。
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法,也是切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客观需要 。在现代社会,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普遍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宣布实施义务教育制度 。多方面研究表明,国民的高水平教育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在这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 。
推荐阅读
- 新教育学习体会|学习《新教育》读后感
- 党群众路线心得体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体会
- 群众路线心得体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体会(一般干部适用)
- 党务干部培训班|党务培训班学习体会
- 郭明义精神学习体会:幸福感
- 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中国梦学习体会
- iso900质量认证|ISO900质量体系的学习体会
-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勤工上岗培训学习体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学习体会
- 张丽莉先进事迹|全国优秀教师张丽莉先进事迹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