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载人航天科研近20年 , 花费约350亿元人民币 , 那么 , 中国大力发展空间站 , 到底是为什么呢?
随着中国天宫号空间站的逐步建设 , 航天员进入调试成功的天和核心舱 , 标志着我国不仅有自己的空间站系统 , 后续还将开展计划中的工作 。
并且中国率先推进在太空建立千吨级发电站规划、陆续发射神舟飞船、探测器登陆火星等航天科研项目的成功进行 , 这些消息震惊世界的同时 , 很多人也有疑问 , 神秘的宇宙外太空 , 似乎离现实生活非常遥远 , 有反对的声音说去花大力气研究渺茫的深远的太空 , 又不能给人带来实际的好处 , 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呢?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空间站 , 科学家们又准备在空间站里做哪些方面的研究?为什么不能在地球上进行呢?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 其实最初的航天科研立项 , 要追溯自1961年苏联就已经将航天员加加林送到地球轨道 , 实现人类历史上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 而1971年苏联向太空发射的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 , 具有军事战备意义的威胁 。
其实我国当时就敏锐觉察到了 , 苏联大力发展太空防御的军事部署意图 , 所以当时也紧随其后快速立项 , 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于1975年暂停航天科研计划 。 而从1992年起 , 我国就重启并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921发展战略 , 成立国家航天局 , 还克服了诸多的科研经费不足等困难 , 进入了航天科研的快车道 , 现在建成空间站是航天工程的第三步 , 也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
话题说回到1993年 , 前苏联解体后 , 美国得到苏联的空间站技术 , 联合世界十六个国家的综合力量 , 历时13年之久 , 才终于建设成国际空间站 。 这个让世界为之瞩目的国际空间站 , 质量重达420吨 , 长110米 , 宽88米 , 在距离地球397公里的近地轨道运转 , 能同时容纳6名宇航员在轨工作 。
但是美国却白白拿走了中国以丁肇中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研发的阿尔法磁谱仪 , 不公开承认中国对国际空间站的贡献 。 并且拒绝中国科学家到国际空间站进行科研活动和交流 , 一句话 , 国际空间站对中国关闭 。
而美国最初建立空间站的初衷还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意图从太空层面拦截潜在敌国的导弹 , 从而将可能落入美国的武器打击降至千分之一 , 或者是将导弹拦截击落在发射国领土上空 , 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空间站有着强大的震慑力和威慑力 。
中国也感受到科技强国的危机 , 所以从国防科研到综合实力 , 我国都不甘落后 , 前后用了23年时间 , 克服重重困难 , 用惊人的高质高效的中国速度 , 自主研发创建了中国独有技术的天宫号空间站 , 随着天宫号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的调试测验成功 , 后续的实验舱梦天、问天和空间站的陆续对接 , 已经蓄势待发 。
天宫号空间站 , 核心舱长16.6米 , 宽4.2米 , 质量重66吨 , 设计寿命为10年 , 通过维护和修理可以延长使用 。 而美国牵头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将于2024年到达使用寿命 , 预计到2024年 , 中国天宫号空间站 , 有望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
如果符合我国空间站要求 , 天宫号空间站也可以向世界各个国家甚至包括美国科研者开放 。 综上所述 , 我国建设天宫号空间站 , 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综合实力 , 不仅立国威 , 提升民族凝聚力 , 还能让中国人的科研水平以快车道速度直追发达国家 。
那么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天宫号空间站 , 主要用来做哪些方面的研究呢?其实早在神舟飞船多人多天航天成功时 , 我国宇航员曾在飞船上为地球小朋友们进行了太空讲课 。 可以为启蒙与培养航天人才 , 做出榜样效应和非常卓越的影响 。 以后太空讲课也可能成为一种学习常态 , 让地球上的小朋友了解浩瀚宇宙 , 直观见识月球和太空的神奇与奥妙 , 从小树立航天科研志向 , 很有正能量意义 。
推荐阅读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刚刚启动!第一棒是他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