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调研|*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现状调研|*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最近 , 根据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关于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 , 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和市农业局组织了联合调研组 , 在市人大副主任彭群林带领下 , 先后到永修、瑞昌等七个县(市、区)深入到乡村对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 通过听汇报 , 走访农民 , 召开座谈会的方式 , 了解到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听取了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意见和要求 , 现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1、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设置情况 近年来 , 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 我市各地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当作推进农业产业化 , 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网23http://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引导、扶持和服务下 ,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 据初步统计 , 全市现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778个 , 参与人数达1.68万人 。其中初中文化3200人 , 高中(中专)7260人 , 大专以上324人;年龄30岁以下820人 , 30-50岁10880人 , 50岁以上5100人;有初级职称的504人 , 中级职称32人 , 高级职称2人;党员占12% , 团员5% 。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遍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 , 一是从事优质粮、棉、油、果、桑、茶、中药材 , 花卉苗木笋用竹等种植类;二是从事核珍珠 , 特色鱼类、珍禽、鸡鸭、牛、羊、猪等养殖类;三是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类;四是本地特色产品运销类 。由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连接农业生产和市场营销的纽带 , 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 农村经济进步 , 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方式 我市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 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 , 它的成立为搞活农产品流通 ,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据调查了解 , 全市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运作方式有三个方面(1)作为农民“自我联合、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服务”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在各级党政的引导和扶持下 , 多数县、乡均建立了各种专业协会 , 协会基本做到“五有”即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章程、有资金 。协会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 , 把农户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营销紧密的连接起来 , 实行产、供、销一体化 , 做到利益共享 , 风险共担 。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主心骨 。修水县祥辉丝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直接把农民自发组织的千禧蚕桑基地列为本企业原料基地 , 与协会订立了产销合同 , 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 企业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急需的资金 , 春季种桑的化肥、农药都由企业投入 , 更加密切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关系 , 该县4个缫丝企业 , 带动了5万户农户种植了9.3万亩蚕桑 , 使得蚕桑产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3)一部分农民大户 , 技术能手和营销能人领办 , 他们自发组织每人出资进行参股 , 生产和经营本地的土特产品 , 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农民发展特色产品的热情 , 让农民从中增加了收入 , 得到实惠 。3、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 , 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 增强农民市场竞争能力的基本手段 , 也是创新农村经营机制 ,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 。其成效是: (1)能够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 , 通过为成员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服务 , 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 , 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 如都昌县青虾合作社 , 成立于1998年初 , 现有团体社员5个 , 自然人社员110人 , 从单一青虾活鲜运销 , 发展到养殖 , 加工、运销、经营一体化的合作经济组织 , 2003年青虾养殖8万亩 , 年销售青虾3500吨 , 年产值达1.3亿元 。又如九江县果业、苗木 , 蔬菜等流通协会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 。网htt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