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网|XX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二 )


⑵、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能自觉地进行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互动的过程 。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些创新课上,有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趋向 。但是,这些教学观的变化更多地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地把新的观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 。因此,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是老套套,以讲解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重结论,轻过程 。课堂上教师启发不够,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同时,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对学生反馈注意不够,影响教学效率 。
⑶、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方案设计能体现学情与教情 。老师们能依据自己熟悉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根据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容量和进度,突出重点 。
但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使用的各科教材每年均按新的课程标准作了很大程度的调整、删减、增补,这给我们这些尚未进入课改实验区的教师教学带来很多问题 。很多乡镇学校还没有组织教师进行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有的教师根本没见过任教学科的《课标》,见过的也理解不深,这就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 。现行的教材给予了教师很大的创造空间,但农村学校教师课业负担重,对教材钻研不深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教材的处理和知能结构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出现了不了解教学要求,把不准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的现象 。如学习课文不敢串讲又不知如何感悟?数学习题不能机械练习又不会设计情境训练 。网htt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