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科研总结|以科研为载体推进幼儿园的自主发展( 二 )


2、重视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绿色家园实践活动的研究》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引导幼儿开展日常绿色文明行为的讨论,孩子们积极自主地讨论、记录大家应该共同做到的文明行为,有讲普通话、关爱动植物、关心帮助同伴老人的;有节约能源、变废为宝、不用餐巾纸一次性筷子的…… 。讨论中,孩子们的执着与投入是我二十多年教育生涯中所未曾见过的 。我想对于他们自己所倡导的绿色文明行为,孩子们一定是很乐意去主动实践 。试想现在的孩子正是二十年后高度文明社会的建设者,那他们的绿色文明行为将会在他们的儿子、孙子身上得到无限的延伸……,这正是绿色教育所赋予的真正涵义,也是二期课改所倡导的培养人的理念 。
三、《绿色家园》的实践研究推进了园本课程的开发网http://
我们围绕《绿色家园实践活动研究》的总目标,开展了以“知绿、爱绿、护绿、播绿”为教育目标的多种形式的绿色实践活动,其中包含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大方面 。为形成符合我园实际的绿色家园园本课程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1、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乐于探索、乐于表现表达 。《国纲》和《市纲》都要求我们优先考虑孩子的情感态度、生活经验,重视孩子探求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发展幼儿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乐于表现表达的能力 。
在“我是地球小卫士”、“有用的植物”、“种子发芽”、“鸟是我们的朋友”等一系列环保主题活动中,教师们在充分了解幼儿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的基础是上挖掘绿色家园活动所隐含的教育价值,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材料,在幼儿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引领幼儿深入主题,查找材料、发现问题、积累经验 。如:在主题“有用的植物”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亲自种植、浇水、除草、捉虫,引发了孩子们对植物的亲近、关爱、保护、探究之情,于是孩子们开始思索植物有什么作用、如果人类没有了植物会怎么样、当有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而破坏植物时,我们该怎么办……,于此师生开始共同探索植物的奥秘、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保护植物,孩子们商量合作,运用多种表征方式表达植物(用歌舞、绘画、诗歌、自编故事、手工制作等)的用途,并商定选择人流量最大的地点进行“植物是我们的朋友”的社会宣传活动,让每一个人都来爱护自己周围的花草树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植物生长的环境 。在这样的主题活动中,不仅使孩子们“知绿、爱绿、护绿、播绿”的意识得到了升华,探究问题、商量协作、表现表达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