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秘塔|玄秘塔碑( 四 )

玄秘塔碑注释(1)左街僧录唐贞元四年(788年)置左右街大功德总僧尼之籍 。端甫总管左街僧录 。柳公权《金刚经》是长庆四年(824年)为右街僧录准公写的 。(2)赐紫唐制以紫色为三品以上服色,五品以上为绯色 。僧、道、画师亦有赐紫者 。必兼金鱼袋 。(3)金鱼袋唐高宗始,绘五品以上随身银鱼袋,以防诏命之诈,三品以上佩金鱼袋 。(4)端甫(770836年)唐高僧,俗姓赵,天水人,十岁出家,德宗时被徵,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开成元年卒,谥曰大达 。(5)于戏读为呜呼,感叹词 。(6)高颡深目,大颐方口颡:额头 。颐:下巴 。(7)菩提梵语,汉语中是道的意思 。(8)沙弥少年出家,初受戒者为沙弥,二十岁再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9)具威仪言具威仪戒,戒惟务修饰容止,诳惑于世,盖由好名利,欲人恭敬者也 。(10)律师佛教称善说戒律的高僧为律师 。(11)禀持犯保持戒律之谓也 。(12)传唯识大义佛教认为:识即心识,大乘菩萨皆了却世间一切外尘诸法 。自性清净,本来无实 。此意深妙,唯意缘知,这就是唯识大意 。(13)涅梵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 。涅,指不生 。盘,指不灭 。(14)朝廷方削平区夏,缚吴斡蜀,潴蔡荡郓指宪宗李纯元和元年至十三年间,平息的各地节度军将之乱 。(15)缁属指僧众,人多穿黑色 。(16)灵山佛家称灵鹫山为灵山 。是释迦牟尼传教的圣地 。(17)运三密于瑜伽佛三密是说如来身、口、意皆有不可思议处 。瑜伽,梵语,意为相应,约言之:身与口协,口号意符,意与身合,三业相应 。故曰瑜伽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端甫已修行到身、口、意三业相协,与佛相契了 。(18)悉地悉,遍也 。悉地,遍地 。碑文中悉字为别写 。(19)四相生相,住相,异相,灭相 。(20)茶毗梵语,意为焚烧 。此处指按端甫的遗嘱火化 。(21)贤劫千佛,第四能仁贤劫,佛教语,谓此劫中多贤人 。释迦牟尼为贤劫中第四佛 。释迦汉语译作能仁 。玄秘塔碑-评价刘熙载《艺概》谓:柳书《玄秘塔》出自颜真卿《郭家庙》 , 王世贞云:柳法遒媚劲健 , 与颜司徒媲美 。《玄秘塔》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 。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 。《玄秘塔》结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 , 这种结字容易紧密 , 挺劲;运笔健劲舒展 , 干净利落 , 四面周到 , 有自己独特的面目 。启功临玄秘塔碑作为一代书法巨匠 , 功先生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但他的艺术之路又是清晰而有规律可寻的 , 那就是以古为即师 , 精研传统 , 从历代的书法名糘和前人的优秀书法作品中汲取营养 , 尤其重要的是 , 先生华生临摹了大量的古代著名碑帖 。此次我们出版的是启功先生一九七二年临写的柳公权《玄秘塔碑》 , 在临写完成后先生加了这样一段注释:一九六五年得明初拓此碑 , 日益习之 , 至今已临五本矣 , 短生七年时间 , 先生通临此碑竞有五本之多 , 用功之勤 , 可见一斑!本书是一本中国现代楷书书法碑帖 , 主要介绍了启功临玄秘塔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