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培训心得|关于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的心得


应该说还是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的,尽管这个名额是在下沈的时候有的,但在繁忙的十月底(应该说我们每天都很忙,)叶老师还是答应的非常爽快,先小小的感谢一下 。(也要感谢赠予我名额的贺老师 。)

虽然来过宁教院很多次,每次培训的内容都不同,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次的骨干培训更是如此,我去了才知道周期是12天,12月初还有6天,因为间隔的时间有点长,怕忘记,所以先整理了一下上半段的学习,也想表达我的一些想法,也是希望能把好的东西跟有需要的老师分享 。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可以看一下^_^

Day1

是张赛园老师做的关于《指南》的一个概述,应该说,从《指南》一开始颁布,我们就没有停下过对它的一个学习,宁波大市还特别有一个硬性规定的考试,可见《指南》确实是很重要的 。《指南》从正式颁布到现在,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们有没有真正的仔细的去看过里面的内容,我以前总是很宽泛的,每每大致浏览一下里面的内容,说句抱歉的话,我也是因为第二天要开展小组讨论才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后来我发现,仅仅看一遍是不够的,一定要反复看反复看,并且要结合平时上课的经验,幼儿生活的经验才能明白《指南》的一个指导性作用 。

在《指南》颁布之前,我们学习的最多的就是《纲要》,我是“深受其害”,从一实习开始学习,一直到考编前一个月,没日没夜的背,背各个领域的要求和目标,以便考试时可以套用,比如说,一旦碰上和科学相关的,就马上说”《纲要》里提到在科学领域中要培养幼儿“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后面还有一长串……)“想必大家对这段话异常的熟悉吧,对,我们曾经背了无数遍,无论是说课还是区域活动以及设计教案里的目标,都会千篇一律的用上这段话强而有力的来支持自己的想法 。现在《指南》来了,会不会以后每个人都把《指南》挂在嘴边?是不是《纲要》就要淘汰了?是不是所有的集体教学和游戏活动全部要按《指南》的来?我想我们应该要全面,客观的去看待《指南》 。

学习《指南》的关键字:学习、理解、运用

我觉得重点还是在后面两个,理解和运用,要充分理解《指南》里面的各大领域的特点以及子领域的目标以及各年龄段的典型表现和教育建议,我觉得但从《指南》本身来看,比《纲要》来的薄,相对而言,理论性的东西少了,《纲要》是我们的一个教育(学习)内容偏多一些,但《指南》更注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比如说在语言领域里面,以前我们总是积极鼓励幼儿要积极踊跃发言,要把话说的长长的,要用好听的词来说,以此来刺激幼儿的语言发展,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倾听”,很多孩子都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就来不及的举手发言,唯恐老师没有发现他举手了,倾听是幼儿发展语言的前提,要先让孩子学会倾听,听清楚、听明白、听得懂,才会开口”讲“ 。所以幼儿学习语言的阶段应该是:”听“--”讲“--”文明的语言交往“,千万不能为了追求孩子”会说“就忽略了倾听的重要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