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教师资格证|教师山东潍坊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榆林市七中 高艳梅
2013年5月6日--2013年5月12日,榆阳区教育局组织全区50多名初中语数外教师赴山东省潍坊市学习,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到潍坊昌乐二中、潍坊外国语学校、潍坊五中学习,还有幸参观了令人大开眼见的潍坊一中 。潍坊各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规范的管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浓郁的人文精神、丰富的社团活动令我耳目一新 。
体会之一:教师要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新课程下的反思型教师
昌乐二中课程与教学改革彻底改变了教师角色 。271新课改模式的教师角色应该是:1、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改下的知识引领者 。2、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教师成为研究者 。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已有如下变化:1、知识传授者依然是新课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 。2、教师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同样,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具体表现在:1、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 。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 。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还有,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 。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并且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改进意见 。
体会之二:教材要“二次开发”,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
目前教师有两种教材观:一种叫“圣经式”的教材观,另一种叫“材料式”的教材观 。这两种教材观分别代表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其中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式”的教材观更注重服务意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更注重过程导向,更灵活,更有助于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基于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珍视教材的价值;从教材出发,了解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 。“超越教材”:拓宽教材的外延,凸显教材的功能 。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教学情景具有独特性和动态性 。因此也就是要更加精细化课本知识,编写合适有效的导学案,不仅导教,更主要要导学 。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和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赋予教师“二次开发”的权利,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空间,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合法的土壤 。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外部课程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积极的开发者 。它要求教师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崇拜,积极、自主、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对教学情景中的种种不确定性 。教师不仅要具备课程意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知识和技能不能仅停留于观念层面,而且也应该存在于教师的实践生活 。教师通过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课程知识,创造着新的课程经验,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主人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小学英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2022
- 工作计划|高三地理教师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托班教师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幼儿园大班教师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园中班教师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计划范例
- 工作计划|2022幼儿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