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反思|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作者/邓文涛

摘 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上完课后对所教科目的回顾和与反思,它可以反映出教师授课后课堂所出现的效果体现 。优秀的教师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得出经验,提高自己 。优秀的教学方式主要由师生沟通、同事切磋、换位思考、自我反思组成 。

关键词:经验;反思;沟通;切磋;思考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上完课后的感想和体会,还能再现一堂课中的成功和失败 。课后进行适当的回顾、小结,并把它们写下来,这样不仅有助于以后的教学,还可以用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由此可见,课后进行反思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我是如何做的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

首先,每上完一周课,我总是利用课余时间把我们班的各学科长召集起来共同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不要拘束,说出他们的想法和看法,并把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给教师提的意见都记录下来 。这样就能随时了解学生的一些真实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 。例如,学生提出有些学困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教师常常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复杂心态,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又不敢说,生怕别人嘲笑 。于是,我就在课后找他们谈心,总能了解到他们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比如:有位学困生上课从不发言,但我发现和他交流后,他开始课堂上发言,而且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成绩明显有所好转 。有时候还主动和我讨论他在做某道题时的困惑及他自己的观点 。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学习过程,发挥他们的优势、特长 。教师的冷淡、责怪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了自信心,他们就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当然对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 。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看来,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

其次,对于同一节课,同一个班级,不同的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往往不同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因此,我平时都是在备课组之间相互听同事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

从同事那里,我学到了不少自己讲课时涉及不到的问题 。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适中,不同的班级要进行不同的调整 。不仅要传授给他们知识,而且还要培养他们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后,我每上一节课,总是先想一想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做学习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 。每备完一课,写完一节教案,我都静下心来,站在学生的角度再去理解一下这堂课 。然后和我的学科长讨论一下这节教案,让他就本节课提出他自己的一些观点 。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出入,就由学科长组织本节课,我会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课堂,这样才能体会到教学中的得与失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大胆尝试,实践证明我的教法不仅得到学生的认可,而且在同事之间也有好评 。我的课堂不再是以前那样死气沉沉,而是真真正正地活了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