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感悟“卧”字之妙


作者/ 王粉林

【案例】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

师:我们已经知道,“无赖”在词中是调皮可爱的意思 。你从哪儿能看出小儿子的“无赖”?

生:从“溪头卧剥莲蓬”能看出小儿子的“无赖”,因为大儿子在锄草,二儿子在织鸡笼,而他却趴在那儿剥莲蓬吃 。

师:你从哪儿看出他是趴在那里剥莲蓬吃的?

生:因为书上的插图中画着小儿子正趴在那里剥莲蓬,还有,词中的“卧”就是趴的意思 。

师:他说“卧”就是趴的意思,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老师,我查了字典,字典中的“卧”既有“躺下”的意思 。也有“趴”的意思,不过“趴”是指动物 。所以我认为这里是“躺下”的意思 。

师:“躺”与“趴”的区别在哪里?

生:“躺”是脸朝上,而“趴”是脸朝下,刚好相反 。

师:好的 。那这里的“卧”到底是趴着呢,还是躺着呢?想一想,假如你是词中的小儿子,你当时会怎么做?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到底是趴着的,还是躺着的,还有没有其他的姿势?

(学生们开始交流议论)

生:假如我是小儿子,我可能会趴在池塘边,用手去够莲蓬,够来之后就趴在那儿剥着吃 。吃了一会儿有点累了,我就会仰面躺在那里四脚朝天地歇一会儿,那才叫舒服 。

生:我也是,一会儿趴着,一会儿仰面躺着,吃累了还会采一张大大的荷叶盖在脸上,那才叫舒服 。

生:我认为除了趴着、躺着,还可能是侧着身子躺着 。

师:是啊,那姿态像莫高窟中的“卧佛”一样,一边吃着莲子,一边欣赏着荷花,太惬意了 。看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都很丰富 。的确,这里的“卧”字的意思很丰富,可以理解为“趴着”,也可以理解为“躺着”,还可以理解为“侧着身子躺着”,只要小儿子高兴,他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 。从这个“卧”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我体会到了小儿子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 。

生:我体会到了小儿子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

生:我体会到了老人很喜欢他们的小儿子,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师:是的 。一个“卧”字,就把小儿子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饶有情趣 。从这个“卧”字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小儿子无忧无虑地剥莲蓬吃的情景;从这个“卧”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儿子的天真烂漫和调皮可爱,还可以感受到农家生活的祥和与宁静 。

【思考】

《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词作 。作者栩栩如生地刻画了翁媪及三个儿子的形象,尤其是对顽皮的小儿子的刻画更是淋漓尽致 。你瞧,他正卧在溪边剥吃着刚刚摘下的莲蓬呢 。如何感受词中农家生活的情趣?如何体会“卧”字之妙?“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唯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体验中感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