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风学风建设方案( 四 )



(五)、强调 “管理育人”,建设良好班风

科学的管理需要一套严格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但是有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并不等于就有了科学的管理 。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个学校,不同班级班风各异,甚至出现两极分化 。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在于如何看待同学,如何进行管理 。一种做法是将学生置于管理的对立面,以堵代疏,以罚代管,以权代理,其结果是学生象按不下去的皮球,师生对立情绪日趋严重,既损害了老师本人的形象,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素质教育;另一种做法是,视学生为管理的主体,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让学生参与管理,在管理中培养其公民意识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

班主任既是班务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 。班主任只有置身于学生之中,成为其中普通的一员,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这个问题上,老师的平等心态显得十分重要 。实行民主管理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管理的主体,这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公民意识不能只靠思想政治课,政治课讲的是理论,而要让学生真正明确公民的义务、权利还得依赖于实践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学生社会实践开展不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 。因此让学生经常参加学校、班级的管理,不失为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好办法 。班主任应让每一个班委会成员有责有权,让他们“参政”、“议政’,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精神 。另则又不能停留于几个班干部的“参政”、“议政”,应让每个同学都有这种机会亲自参与班级管理 。当然这不等于人人都来当班干部,主要是指让每个同学对班里的工作、活动有发言权 。班会课应根据学校的部署,在班主任的引导和班委会的精心组织下,让同学就本班一周来的学习生活进行讨论,弘扬正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下一段工作建议,班主任根据讨论的情况因势利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实践证明让每个同学参与管理能增强每个同学的责任感,全体同学为班级荣誉而战,班集体就有凝聚力,主人翁的精神就能充分发挥,公民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

(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学风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良好的学风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和保证 。首先,要通过古今中外及身边勤奋苦读报效祖国,光宗耀祖,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事例,教育学生争分夺秒,勤学善思,坚定刻苦学习求知成才的决心和信心,逐步营造激情课堂和静音自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其次,成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助、互教、互学”,对于班内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应积极组织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其进行辅导,实现全班同学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第三,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甚至平行班之间进行PK,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局面 。第四,要有一系列相关活动作保证,班委会应积极组织策划与学习相关的活动,班级竞赛、学情分析、学习经验交流会、English Party等都是很好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