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风学风建设方案( 六 )
个别教育,溶入集体 。
一个班集体是几十个人的集合体 。由于每个人成长过程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纪律观念、能力、气质、性格、心理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自发形成一种共同的习惯和风气 。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树立和培育共同的奋斗目标、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而采取一致行动,为集体利益而奋斗 。
重视舆论,建立规范 。
舆论是学生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它的作用有:一是直接影响学生个体道德认识的提高,增强是非观念;二是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的源泉 。研究表明,学生集体情感因集体正确舆论是否形成而造成的差异大于因年级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三是对学生个体的道德行为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 。因此必须重视集体舆论这一集体成员变化的"晴雨表",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正确能使正气发扬,不正之风不得施展,以至不能存在,这是形成班风的基础 。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相互强化、相互影响的 。
班级规范实质上是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不仅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具有指导作用而且有约束作用,能使学生在对它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从众行为 。因此它和正确舆论都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准绳 。班级规范的制定主要包括:班级制度(如作息制度、卫生制度、住校生生活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团队行动制度、班级干部责任制度等);守则(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一日常规等);纪律规范(如课堂学习、作业、考试的要求等有关纪律);约定俗成而为大家一致遵循的不成文的准则(如主动为集体办实事、帮助他人排忧解难等) 。
加强训练,养成习惯 。
按照班风标准制定出来的班级规范,一经确认,师生必须处处遵守,不允许有任何违反行为 。学生中出现反复,发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是不奇怪的,关键在于出现反复就要反复地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经过这样艰苦地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比如读书习惯、讲文明礼貌的习惯、讲卫生的习惯、艰苦勤俭的习惯、热心助人的习惯、体育锻炼的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等 。学生这些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班级集体好风气形成的过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班级的特点,形成一个良好的稳固的班级集体 。
高度重视,早抓早管 。
班风的好坏对一个班集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 。班主任要做有心人,要动脑筋,身体力行去培养良好的班风,尤其是在接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要思考建立怎样的班风并运筹和设计如何起步,如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下去 。假如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待班级内某些不正的风气得以形成,再去纠正它、改变它,再去重塑新的风气,就会相当困难或事倍功半 。因此,抓班风建设宜早不宜迟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1年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 公民道德建设读后感
-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 校园文化建设格言有文化的劳动者
- 廉正建设格言诚德由己立,廉威自然生
- 企业文化建设格言奥运精神不在乎输赢
- 牵手幸福读后感|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450字
- 牵手幸福读后感|《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750字
- 文化苦旅读后感|论文化建设读后感
- 心态决定成败读后感|《企业员工心态建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