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三 )



4、辅导

对优生的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思维的培养 。并提供一些课外思考题,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对中等生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困生辅导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最基本的题型的解决上,以打好基础为目标 。在辅导形式上,除采用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 。

四、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始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特别是做到不排挤、歧视后进生 。

2、标准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中,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但绝不是要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教学活动最终还必须保证后进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

3、发展性原则

分层是因材施教的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


篇二: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俗话说:只有懂得分层饲养的养鸡场场主,才是优秀的养鸡场主 。同样的道理,只有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师才会是优秀的教师 。因为学生学习也像鸡仔争夺食物一样,水平高低各异,能力迥然有别 。鉴于此,我也大胆地在学生中实施分层教学,具体计划如下:

1、答问分层次 。

提问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 。方式有三:①简单问题由低层到高层 。这种方式可以唤起低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

回答的对,自己受到鼓舞,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得到更大激发;回答得不全面或不对,还有其它同学补充、纠正 。②有难度的问题先高层后低层 。高层次学生示范性回答,中低层次的学生尝试回答 。③有争议的问题各抒己见 。

2、评价分层次 。

老师的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在课堂教学、批改作文、考试等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标准适当地评价不同层次学生 。应善于肯定低层次学生的进步,防止高层次学生的自满 。

3、训练分层次 。

语文教学离不开训练,低层次学生侧重巩固基础,中层次学生适当注重提高能力,高层次学生注重发展较高的综合素质 。

4、指导和辅导分层次 。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指导和辅导 。要加强学法指导,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

5、适时调整分层 。

学生始终在变化发展,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分层以保证各个层次学生都拥有不绝的竞争力和不灭的进取心 。“层次”采取动态管理的方法,一般每学期调整一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