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争议处理的方式|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
第五十六条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
【解读】本条是关于如何处理集体合同争议方面的规定 。
一、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情况多种多样,只要是集体合同有规定的,用人单位没有履行就构成了对职工劳动权益的侵犯 。例如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规定,侵犯职工休息休假或者保险福利等约定权益的;违反女职工权益专项集体合同,侵犯女职工月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给予特殊保护等权益的,用人单位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
二、工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工会法第二条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劳动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1993年10月30日全国总工会颁布实施的《中国工会章程》明确提出,中国工会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在政府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过程中,发挥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作用 。工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决定了工会可以对用人单位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等进行监督 。
三、工会在集体合同中所承担的责任
从法理上讲,工会与用人单位是集体合同的法律主体(当事人) 。集体合同对企业所有劳动者(关系人)和用人单位、工会都(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由于集体合同的签订目的和双方当事人的性质不同,订立集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都有履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职责,但其所承担责任的性质不同,当事人双方的义务具有不对等性 。对企业来说,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都是它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如果不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义务,企业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而对于代表全体职工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来说,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不具有法定性,只具有道义性 。保证全体职工履行义务靠的是职工的觉悟、舆论的力量和企业行政方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所采取的行政手段 。如果个别职工或部分职工不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工会组织或者职工代表无法承担法律责任,而只承担道义、政治责任 。另外一种情况,工会组织及其所代表的全体职工都能够自觉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在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时候,工会作为职工权益代表,作为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的法律主体,也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还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
推荐阅读
- 合同和协议有什么区别?
- 读后感|幸福沙读后感
- 矛盾论读后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后感
- 毛泽东矛盾论读后感|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后感
- 地球内部读后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问题读后感
- 涉外合同基本术语(中英文对照)
- 融资租赁合同(七)
- 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地块)【2】
- 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公开交易方式
- 北京市劳动合同参考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