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造价3000万的“飞天”服,同美国13亿的航天服相比,差距在哪里?


太空 造价3000万的“飞天”服,同美国13亿的航天服相比,差距在哪里?
文章图片

太空 造价3000万的“飞天”服,同美国13亿的航天服相比,差距在哪里?
文章图片

太空 造价3000万的“飞天”服,同美国13亿的航天服相比,差距在哪里?
文章图片

太空 造价3000万的“飞天”服,同美国13亿的航天服相比,差距在哪里?

7月4日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 , 这是中国第二次在太空进行出舱活动 。 2008年9月26日 , 航天员翟志刚踏入太空 , 成为中国“漫步太空”第一人 。 时隔十三年 , 当时只将半个身子探入太空的航天员刘伯明了结遗憾 , 真正成为中国“漫步太空”第二人 。
载人航天 , 人命关天——这是神舟团队始终坚持的行事信条 , 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 神舟团队做了许多筹备 , 这些筹备体现在方方面面 , 舱外航天服就是其中之一 。
人类要踏入太空 , 漫步在浩瀚星际之中 , 舱外航天服是必不可少的 。 科技发展到今天 , 人类已经拥有“上九天揽月 , 下四海捉鳖”的能力 , 面对无垠宇宙 , 人类却依旧不堪一击 , 尽管人类灵魂坚韧无比 , 但是肉体凡胎无法抵抗自然的威力 。
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 , 人类一旦离开地面开始上升 , 就不得不面对缺氧的境地 。 不止于此 , 大气压和温度也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 从地面到太空的这个过程中人类所遇到的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是人类的肉体难以承受的 。
到了太空中 , 离开地球的保护圈后 , 人类还会面对强烈的太阳辐射、冲向身体的微小陨石、未知的宇宙射线 。 总而言之 , 在大自然面前 , 人类是十分渺小的 , 生命非常脆弱 。 因此从人类决心要踏入太空的那刻起 , 舱外航天服便成为航天科研的一个永恒话题 。
舱外航天服就是航天员贴身的“微型航天器”和“微型宇宙飞船” , 依靠它 , 人类才有机会漫步在太空之中 。 以此次中国航天员穿着的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为例 , 它是由绵密多层的织物制成 , 能够防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抵抗微小陨石的冲击 , 严密耐磨的材料能够保证航天员不会暴露在太空环境当中 。 航天服内置有环控生保系统和液冷管道 , 能吸收二氧化碳 , 保证供氧 , 维持航天员循环呼吸 , 让航天员处于一个恒温环境中 , 不会受到外界剧烈的冷热变化影响 。
航天服的设计、材料、外观一直在不断改进 , 以适应不断深入细化的航天科研和太空探险工作 。 看似容易 , 成却艰辛 。 前几日 , 湘潭大学和湖南大学因为“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还起了争论 , 两间高校对航天服设计专利展开争夺 , 根据相关人士透露的消息来看 , 中国第二代“飞天”航天服的设计是湘潭大学众多专家学者携手努力的成果 , 但在有关航天服设计的新闻报道中却没了湘潭大学的身影 。
目前 , 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制造舱外航天服 , 中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也不过刚刚经历了两代 。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 也难怪会产生这样一场专利大战 , 毕竟除了关乎学术诚信 , 通过设计航天服参与到中国的航天事业当中 , 也关系到校集体荣誉 。
值得一提的是 , 据说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的造价只有3000万左右 , 而美国现在在国际空间站能够使用的舱外航天服生产于1974年 , 成本价在1500到2200万美元之间 , 相当于10到14亿多人民币 。 与美国的航天服相比 , 我国舱外航天服可以说得上是物美价廉了 。
舱外航天服作为航天员遨游太空必备的一件装备 , 经过多年的改进依旧宽大臃肿 , 但现在的技术已经有所进步 , 穿脱航天服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花费很长的时间 , 且不会影响航天员的行动 。
尽管如此 , 征途漫漫 , 未来可期 , 我们依旧期待若干年后有更加轻便的航天服问世 , “天衣无缝”的舱外航天服是否有真正制作成轻薄“天衣”的一天?
【太空|造价3000万的“飞天”服,同美国13亿的航天服相比,差距在哪里?】全文完 , 如果喜欢 , 就给点个赞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