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 懂车帝回应汉EV与阿尔法S对撞测试 结果尚不明确


阿尔法 懂车帝回应汉EV与阿尔法S对撞测试 结果尚不明确
文章图片

阿尔法 懂车帝回应汉EV与阿尔法S对撞测试 结果尚不明确
文章图片

阿尔法 懂车帝回应汉EV与阿尔法S对撞测试 结果尚不明确
文章图片

#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回顾:
近日知名汽车媒体-「懂车帝」对比亚迪生产的电动轿车汉EV , 和北汽极狐阿尔法S进行了对撞测试 , 测试后将视频公开发布;视频内容显示汉EV静置两天后起火 , 初期“懂方”直接定义车辆动力电池组起火 , 后经消防部门鉴定为12V电瓶电气线路故障起火;在视频中又存在一些疑点 , 比如测试车和量产车在门槛变形位置的孔位存在贯穿和非贯穿的区别 , 且破孔位置特点并不像因钢板碰撞挤压变形造成的穿孔 , 这些疑点引起了汽车爱好者们的关注 。
比亚迪方面通过列举这些疑点对“懂方”的测试公正性提出质疑 , 关于12V电气线路引燃的解释为车辆冷却液由不导电型更换为“可能导电型”;总而言之是在疑点没有确证之前 , 不论比亚迪方面还是第三方都难以认可该测试结果 。
“懂方”在比亚迪发布公告提出质疑之后也发布声明 , 具体内容如下 。
大致内容为“懂方”试验场不存在与车企的商业合作 , 碰撞车辆的选择并不针对企业;并且车辆从购车到测试均有完整视频录像 , 可提供相关材料进行公证 。
这个说法的可信度不予置评 , 作为汽车爱好者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只是从视频内容中的语言描述来分析的话 , 主讲人有非常明显的主观因素存在 , 语言是偏向对北汽极狐阿尔法S的引导好评 , 对于比亚迪汉EV似乎有些莫名的排斥;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感受 , 并不能作为参考或其他 。
有这种感受的原因是习惯于“结果导向推论” , 极狐阿尔法S的胜出、情绪上的偏好与偏恶、加之这辆车的销量与汉EV巨大的差异 , 这些都确实令人感觉视频中的讲解存在不妥;未来“懂方”的车辆碰撞试验当然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 只是结果的解析应当以专业的角度直接给出结论 , 而不是加上很多闲白 , 毕竟碰撞测试的成绩直接影响的是一辆车未来的销量走势 , 甚至是一个品牌与企业的发展 。
关于比亚迪方面的质疑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 主要疑点有三点 。
1:车辆静置48小时后起火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是冷却液泄露导致短路而引起自燃 , 那么需要鉴定的就是冷却液究竟是否从不导电的乙二醇基型、更换为导电的类型;比亚迪质疑的是颜色的变化是否存在冷却液的更换 , 但是冷却液在使用过程中本就会变色 , 着色剂会因反应和高温而变化 , 且汉EV即便是全数使用不导电型冷却液但也不见得一定都是一种颜色 , 毕竟着色剂并不影响冷却液的性能 。 然而最终车辆是付之一炬 , 冷却液再没有鉴定的可能性了吧 。 (是否能鉴定则需要专业人员解析)
2:车辆为何存在门槛位置贯穿孔与量产车没有该孔的差异?
从用户或第三方(吃瓜者)的角度来分析 , 这三个孔的存在确实诡异;碰撞挤压变形没有利用让该位置的孔贯穿且如此圆润 , 甚至破孔位置都没有破漆 , 有网友提出是否为刻意穿孔以破坏门槛位置结构强度 , 这点也需要专业机构对车辆进行科学的鉴定 , 目前还是无法下具体结论的 。
3:为何车辆起火之后第一时间将问题定义为“刀片电池”起火?
早期发布的内容基本都定义为刀片电池(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组)起火 , 这就显得有些“急不可待”了;要知道低压电路的12V电瓶出现问题 , 和搭载很多车辆的刀片电池出现问题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 对于比亚迪技术形象和品牌形象的影响也不在同一量级 , 所以在没有确证之前就下出这么一个结论 , “懂方”的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 , 这也难免令比亚迪和吃瓜者想的多一些了 。
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在车辆开始起火之后 , 仅用4秒的时间即可开始对起火车辆进行扑救;且12V电瓶电气线路起火 , 缘何能将车辆付之一炬 。
综上所述 , 存在的疑点还是这些 , 盲区比亚迪方面的公告、“懂方”的声明都还没有实际意义;最终结果还是要由第三方机构来鉴定发布 ,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继续讨论 , 但还是不要太主观的好 , 毕竟一个是年轻的汽车新媒体 , 一个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领军品牌;同时比亚迪还是丰田、福特、奥迪、长城、长安等诸多知名车企的技术平台或动力电池供应商 , 在没有准确结论之前 , 武断地下结论可能会影响很多汽车品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