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全球还有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潜在乙肝药物靶点 , 如核受体(NRs) , 针对NR的方法来开发HBV药物也是未来有机会进入临床前研究的 。 小番健康简单介绍一下 , 核受体是什么 , 这些核受体之间相互作用对于乙肝科研工作有哪些意义 , 以及针对乙肝病毒转录的一些药物发现前景 。
乙肝药物发现 , NRs或HNF4α , 有望作为潜在有吸引力靶点
目前已知的核受体共有48个 , 是后生动物(指除原生动物之外所有其他动物)中最丰富的转录介质超家族 。 这些核受体主要是由配体-受体之间相互作用触发 , 并可以作为参与细胞增殖、代谢与体内平衡的转录因子来发挥作用 。
核受体和一个或多个可变反式激活域共享一个规范的结构组织 。 这些包含保守的DNA结合域、包括灵活铰链核定位信号与C端配体结合域 。 当它们被内源性或外源性配体刺激之后 , 受体二聚化为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 。 一般而言 , 它们还和来自不同亚家族的两种成分形成异二聚体 。 根据现有就受体和配体之间已知结合谱 , 科学家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 简单的生成模仿配体的小分子 。
以上介绍的这种独特的NRs小分子 , 正是在今后乙肝潜在的药物靶点 , 它是针对核受体来开发药物的 。 目前 , 关于乙肝病毒基因组整合体的基因转录了解程度 , 全球科研人员对此掌握得都比较有限 。 乙肝病毒整合子随机分布在整个宿主基因组之中 , 还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 , 优先整合位点或与特定基因类别相邻 。 简言之 , 整合体的转录是独立发生的 , 和cccDNA介导的病毒复制没有关系 。
在针对乙肝病毒转录这个方向 , IFN-α是一种已获批的抗病毒治疗剂 。 这种方法的作用机理并不是直接抑制HBV复制 , 而是干扰素刺激基因(ISG)诱导的 , 其蛋白质产物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 。 都知道乙肝病毒生命周期中存在多个步骤 , 而ISG可以发挥一系列不同的机理 , 来控制HBV复制 。 IFN-α策略诱导STAT1/2募集到抑制转录的cccDNA上 。 细胞因子通过在体外和人源化小鼠中调节其表观遗传修饰 , 来起到抑制cccDNA的转录效果 。
【国际空间站|乙肝药物发现,NRs或HNF4α,有望作为潜在有吸引力靶点】促炎性白细胞介素 6 (IL-6) 在受感染的HepG2NTCP细胞中 , 抑制来自cccDNA的pgRNA与preS/S转录 。 重组IL-6 (rIL-6) 处理将HNF1α和HNF4α与cccDNA 分离 , 它们两者都属于上面介绍的转录所必需元素 。rIL-6诱导STAT3的整体磷酸化;与IL-6 细胞靶基因相比 , cccDNA上募集的磷酸化STAT3水平较低 。 这种重新分布是可以导致乙肝病毒转录减少 。
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处理诱导活化诱导的胞苷脱氨酶 (AID) 的表达 , 并在较小程度上诱导APOBEC3F和3G , 但不会诱导APOBEC3A 。 AID与HBVRNA关联 , 可以并入核衣壳中 , 乙肝病毒pgRNA在其中脱氨基 。 AID介导的病毒减少是以聚合酶依赖性方式发生 , 这需要AID和聚合酶之间存在物理关联 。 这种相互作用进一步介导了RNA外泌体蛋白的募集 。
在上面提及的IFN-α、IL-6相近 , 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也能够显著下调HNF4α表达和核心启动
小番健康结语:读者朋友应加以区分药物发现:核受体(NRs)和细胞因子应对HBV转录方法 , HBV转录细胞因子主要有三种方向 , 即已获批IFN-α、促炎性白细胞介素 6 (IL-6) 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HNF4α可能成为未来有希望的HBV药物靶点来设计 , 因为目前科学家发现 , 阻断HNF活性可能抑制来自cccDNA的病毒基因转录!
推荐阅读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中国空间站太阳能转化效率30%!美国不服:我换电池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国际空间站附近现神秘黄色物体,绝非人类杰作,外星人的粪便?
- NASA终于宣布国际空间站将坠毁,时间:2031年1月,地点:尼莫点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
- 印度月球轨道器紧急避让美国探测器,把自己给避让没了?说不清了
-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学家最新发现宇宙至少比可观测宇宙大2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