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铜器识别|浅谈劳教人员装病的识别与矫治
浅谈劳教人员装病的识别与矫治
泸州市劳教所曾镒秀
劳教人员装病既是一种严重的违规抗改行为,也是劳教人民警察经常遇到且比较棘手的问题 。认真研究和掌握劳教人员装病的识别与矫治,对于稳定劳教场所的改造秩序和提升教育挽救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人以曾担任过所政科长和生卫科长的工作实践,就劳教人员装病的动机、装病的识别和矫治方法,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以抛砖引玉 。
一、装病动机的分析 。我所自2000年12月开展收教工作以来,先后收容劳教人员1300多名,通过对他们中装病抗改劳教人员的情况分析,其主要因素大体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抵触心理严重 。由于对政府给以的劳动教养处罚决定不满,导致不服从劳教场所的管理教育,思家心切,对前途悲观失望等,继而表现出心烦气躁,改造不安心等迹象,干脆伪装生病,混过教期 。二是企图逃避劳动 。有的劳教人员入所前,就一贯游手好闲,缺乏体力锻炼,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精神 。他们接受不了劳教场所严格的行为矫治,形成致病心理,企图以伪装生病来逃避劳动改造 。三是幻想所外就医 。被投进劳教场所,言行不能自由 。获得自由的路子唯有减期、提前解教和所外就医 。要想获得减期或提前解教,就必须接受改造,付出汗水和劳动,那样太累太难,若能装病得逞,得以所外就医,则是获得自由的“理想”途径,也可能出现听说或见到他人装病成功而动念模仿的事例 。
二、伪装生病的识别 。识别劳教人员是否伪装病情,必须由医务人员对“生病”劳教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和“症状”分析,首先排除其真实病情的可能性,这是确认劳教人员是否伪装生病的前提 。如何识别劳教人员装病,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看装病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劳教人员装病大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自述病痛与客观检查明显不符 。表现出来的症状不符合任何一种疾病的临床规律,伪装行为一旦被戳穿,随即病症消失 。二是客观“症状”与实际“病情”不符 。自诉病情比实际检查严重,多有类似“病情”发作或多进宫历史 。可能出现症状模糊,自造外伤,提供伪症等情况 。装病者或毫无客观病情,或在原有病情的基础上过分夸张,有伪造病史、病历证明,或夸大自身症状等依据,三是存在可以查出的个人目的 。装病者意图取得某种实质性利益,如逃避劳动、改变处遇、思家心切意欲回家探望或企图办理所外就医等 。四是求治心态异常 。对医学检测和正规治疗采取回避、造假行为或敌视态度,往往不与医护人员合作,回答问题吞吞吐吐、避实就虚或语言重复、态度偏激,不愿接受正确的医疗方案,经系统的正规治疗大多无效,病程反复性较大 。五是持有怕引起怀疑而受到惩罚的恐惧心理 。装病者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举止爱冲动或软弱无力、缄默不语等现象,避免与周围人交往,以减少暴露的危险 。就诊时,往往会偷偷观察医务人员的表情与反应 。接受检查时受暗示的影响较大,医务人员暗示其伪装之疾病所不应有的体征时,“病人”往往会顺从的表现出来 。
推荐阅读
- 我的读书心得|浅谈我的读书心得和读书方法
- 教师观杨善洲有感|读《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有感
- 浅谈微笑服务的重要性
- 地税纳税人识别号|为纳税人服好务是地税系统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直接体现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浅谈初中语文学习习惯
- 浅谈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作用
- 浅谈办公室的电话礼仪
- 浅谈生活中的物理|浅谈“幸福”
- 防控识别区是什么|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 防控识别区是什么|学校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