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铜器识别|浅谈劳教人员装病的识别与矫治( 二 )
第二,看装病过程 。一般情况下,劳教人员伪装生病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一是制造假象 。在伪装急性发病事例中,装病者常常制造一些“事件”作为“病情”的发端 。如在生产或生活现场“意外受伤”,或当着众人突然“晕倒”,也有用器械自伤或服用某些药物而在公共场合显露“病情”的现象 。二是装病求医 。大部分装病者迫不及待地要求就医,常在第一次“就诊”时就把“病情”全盘端出 。有的装病者还可能累次就诊,甚至辗转于多名医生或多家医院之间,且“病情”逐渐加码 。三是坚持伪装 。多数装病者的“病情”是一种持久的“病理状态”,这会给装病者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痛苦 。如我所叙永籍劳教人员陈某某,为了达到所外就医目的,双脚不能着地,在床上躺了整整半年,上卫生间也只好硬撑着拖起身子爬着去 。四是终止生病 。不管目的是否达到,伪装的“病情”总要有一个了结 。当装病的目的达到之后或肯定无望时,装病者常突然停止治疗,逢人便说:“终于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等类谎言 。完全承认自己装病的人极少见 。另外,有的装病者还会出现有重犯倾向,如若一次成功便会激发其寻机重试,目的未达到也会伺机再试 。
第三,看装病形式 。伪装生病的劳教人员较为常见的“病情”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伪装瘫痪 。伪装上肢瘫者常选择非经常运作的一侧上肢发生病变,甚至用绳子捆缚肩部,再用凉水冲,或故意用身体压迫一侧上肢使血运受阻,制造肌肉萎缩 。伪装下肢瘫者常表现为不能站立行走,不是拄双拐或单拐,就是让他人背着走 。伪装单瘫者常用力绷着一条腿,借单拐力量用脚尖踮着走,或者全脚掌拖地拄单拐拉着走,检查时偶见由于长期不运作所致的肌肉萎缩 。二是伪装知觉障碍 。较常见的有装盲、装聋、伪装肌体及躯体的感觉过敏、迟钝或无感觉等异常现象 。三是伪装昏迷 。伪装者依靠自己的毅力或技巧以假乱真,故意装扮无反应状态,如木僵状、睡眠状、昏迷状等,对声音、光线、疼痛以及其他刺激的反应均消失 。四是伪装血痰 。常见的伪装方法是把牙龈搞破使之出血,然后把血混在痰内 。我所一大队江安籍劳教人员姚某某,就曾发生过企图以此骗取所外就医的作法 。因而,遇到劳教人员声称血痰时,务必要详细检查口腔 。对提供血痰的劳教人员,除全面衡量其病情外,应令其当着医护人员咳嗽后再验 。五是伪装血尿 。装病者常自诉尿中有血,但对泌尿系统的其他应有病症则很少陈述 。我们曾发现一名泸县籍劳教人员在衣襟角上暗藏一枚缝衣针,排尿取样时刺破自己身体,挤出血液掺入尿中的事例,所以令其尿检取样时,须从正面观察 。六是伪装厌食 。装病者有意拒绝进食,或每天只进少量食物,使身体明显消瘦,“病情”显著 。七是伪装呕吐 。一种是有意识地训练进食后产生呕吐的本领 。如进食后用手指深抠咽部,促其产生反射性呕吐,久而久之,就会进食即呕吐 。另一种是借助口腔内的异物刺激而呕吐 。即在牙齿上栓一条线,线的一头挂一棉球或布条类物品,距离刚好在咽部,需要吐时,舌头搅动线条,咽部受到刺激可立即引起呕吐 。这类“病人”想什么时候吐就什么时候吐,尤其是当着医护人员和管教民警的面发生呕吐 。我所叙永县天星乡劳教人员熊某某就曾采用此法蒙骗干警 。因此,检查这类病人,一定要认真检查口腔和牙齿 。八是伪装下肢水肿 。伪造下肢水肿的劳教人员,往往是用绳索在下肢的某个部位长期捆绑,使膝关节以下水肿,有时易被医务人员误诊为病理性水肿 。九是制造自伤、自残、吞食异物等 。有的劳教人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故意对自己的身体实施自伤、自残 。例如在劳动时有意地出现外伤、烫伤、烧伤等 。我们发现最多的是吞食异物如刀片、钉子、牙刷、笔头等 。
推荐阅读
- 我的读书心得|浅谈我的读书心得和读书方法
- 教师观杨善洲有感|读《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有感
- 浅谈微笑服务的重要性
- 地税纳税人识别号|为纳税人服好务是地税系统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直接体现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浅谈初中语文学习习惯
- 浅谈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作用
- 浅谈办公室的电话礼仪
- 浅谈生活中的物理|浅谈“幸福”
- 防控识别区是什么|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 防控识别区是什么|学校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