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是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

对县域经济发展来讲,进入新世纪,也预示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经过20多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同样,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 。加入世贸组织,预示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党的十六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将开始迈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从“新阶段”的战略高度来把握县域经济发展方向 。
一、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文秘写作-www,wmxz.cn,找范文请到范文先生网]
从总体上,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题 。如果说在进入新阶段以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那么进入新阶段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农业和农村外部 。目前非农收入已经占农民收入的50%左右,农民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 。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越来越取决于工业和农业、城乡经济的相互关系 。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把着力点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 。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 。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 。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 。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难以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还会增加农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 。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从而也是最终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进入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济方式,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鼓励农民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分享规模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