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是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 二 )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和最迫切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 。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或服务业发达的县市 。进入新阶段,推进工业化要改变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两张皮的状况 。要看到,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发展空间已受到明显制约 。特别是在入世后,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乡镇工业也强化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机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因此,发展乡镇工业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如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等;积极促进城乡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打破现有的阻碍城乡产业整合的管理模式,在规划、政策制订和实施上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 。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为县域经济工业化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只有继续推进工业化,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城镇化为支撑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 。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
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 。相对于城市已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言,农村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 。积极推进城镇化,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造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应该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
进入新阶段,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盲目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 。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 。要分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 。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 。我国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 。东部地区可适应大都市圈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推进城镇网络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镇和发展重点小城镇 。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小城镇建设更不能急于求成,贪大求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