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学生的心声|德育工作经验交流倾听心声走进心灵


作者/ 沈 红

伏尔泰曾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 。”学校德育工作纷杂,而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十个手指都有长短,更何况是学生,个别差异性是十分显著的 。再加上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使得在教育上加大了难度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是最好的方法 。

一、倾听的重要作用

1. 增强学生的自信,满足自尊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都有被尊重和信赖的心理需要 。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维护学生自尊,使其获得满足感、自信心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

可是我们很多老师,总认为自己很忙,听学生喋喋不休地诉说,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把学生到嘴边的话顶了回去,把学生置之一边,更不愿意去了解学生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想法,把学生的自尊搁浅 。殊不知,不懂得尊重,不会倾听,怎能洞察学生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呢?只有学会了倾听,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怀 。他们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 。这个时候正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使教育初见成效的时候 。

2. 促成情绪的宣泄,博取学生的信任

若一个人心里有烦恼或困惑,心里有怒气和怨言,不把它倾诉出来,往往会表现得很极端,或是郁郁寡欢,或是会产生一些极端的做法;而一旦找人倾诉,把一切不愉快发泄出来以后,可能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学生同样如此,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这种烦恼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而老师给他们提供倾诉的机会,就能抚慰学生的心情,促使他们在宣泄中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从而博取学生的信任,使学生愿意亲近你,什么事都肯讲给你听,给教育带来转机,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客观地对待和处理事情 。

3. 赢得教育的契机,开启学生的心灵

卡耐基曾说过:“注意地听别人说话,这不仅是一种得到人敬仰的最简单的方法,而且还是一种引起别人说话的有效妙策 。”教师主动、耐心、投入地倾听学生诉说,不仅表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取得学生的信任,还能使教师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赢得教育的契机,诱导学生说出心里话,开启学生的心灵 。

二、倾听的有效策略

1. 转变观念,营造平等的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师生观,不应该再是高高在上的审判长,盛气凌人地询问学生,而是应该放下老师的架子,平等地与学生对话,友爱地对待学生 。一定要创设一种平等、融洽、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愿意向您倾诉,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