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 施一公:中国登月!外国教授:有中国经济体量,能送500人上月球


行星 施一公:中国登月!外国教授:有中国经济体量,能送500人上月球
文章图片
【行星|施一公:中国登月!外国教授:有中国经济体量,能送500人上月球】
行星 施一公:中国登月!外国教授:有中国经济体量,能送500人上月球
文章图片

行星 施一公:中国登月!外国教授:有中国经济体量,能送500人上月球
文章图片

行星 施一公:中国登月!外国教授:有中国经济体量,能送500人上月球

这段时间 , 除了奥运会 , 最受人们关注的话题 , 就是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 , 对校外培训机构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 大家为此议论纷纷 , 褒贬有之 。 有的人认为是好事 , 减少了家长教育忧虑 , 降低了教育内卷;有的人则认为 , 这个政策只会让有钱有权的人受益 , 普通百姓想要实现阶级跃迁变得更难了 。 而当我看到清华教授施一公和北大教授钱理群最担心的问题后 , 突然豁然开朗 , 也许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 但是 , 站在国家的层面上 , 这个政策必将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 是对清华北大两位著名教授最忧虑的事情 , 给予的最好答案 。
施一公 , 1967年出生于河南郑州 , 世界最顶尖的生物学家 , 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两院”院士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担任过清华大学教授、副校长 , 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民营高校西湖大学校长 。 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归国学者中最知名的70人之一 , 2008年 , 他毅然放弃美国“两院”院士头衔 , 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身份 , 全职回国 , 当时他的回归甚至引发了美国科学界的“地震” 。
如今 , 他已回到祖国13载 , 经历了许多事情 , 看到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 他在一次演讲中就毫不掩饰地提出了自己最担心的一个问题 , 我们的大学现在基础研究能力太差 , 转化不出来 , 不是缺乏转化 , 而是没有可以转化的东西 。 有些人会说 , 现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不是日新月异吗?下得了深海 , 上得了月球 , 这种科技水平 , 世界都罕见 。 施一公曾经也这么自豪 , 直到有一次在国外 , 一位外国科学家说:“如果我们国家有你们中国的经济体量 , 我们可以把500个人送到月球上 , 并安全回来 。 ”
这位外国科学家的一番话让他触动很大 , 进而做出了深层次的思考 , 他发现原因在于中国大学出了问题 , 所有精英都想做金融 , 清华70%-80%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经济管理学院 , 就连他最好的学生 , 曾经都毫不掩饰地告诉他 , 想去金融公司 , 没有人想做基础研究 。
为什么会这样?用北大教授钱理群最担心的问题就可以做出一个完美的回答 。 钱理群不仅是北大教授 , 还兼职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 是我国近4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 , 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 他说: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他们只维护个人利益 , 失去了精神追求 , 这也是整个中国的国民存在的状况 。 现在的年轻人什么事情有利才做 , 没有利益的事情就躲开 , 长此以往下去 , 人就只懂得趋利避害 , 忘记了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 , 从而构成了最大的民族困境 。
其实 , 施一公教授和钱理群教授担心的问题集中在一点 , 中国当代年轻人没有理想和抱负 , 只着眼眼前的利益 , 深受功利化与物质化的影响 。 那么 , 为什么清华北大教授最担心的问题 , 国家“双减”政策就能给出答案?
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我国目前的教育生态引发而出 , “教育内卷”越发严重 , 家长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校外培训 , 为的就是考上名牌大学 , 然而 , 大多数家庭的最终目的却只是希望孩子出来能够找到一个“赚钱多”的工作 , 被之前的投入赚回来 。 父母的功利化 , 在生活中也渐渐对孩子产生影响 ,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高考状元 , 选择的专业几乎都是金融管理类的原因 。
同时 , 大量的校外培训给孩子还带来了看不到的影响 。 很多孩子周末、寒暑假根本无法休息 , 不能尽情玩耍 。 “不怕同学是学霸 , 就怕学霸放暑假”看似一句玩笑话 , 也揭穿了现在孩子的学习现状 , 大量的学习短期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却也让孩子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 久而久之 , 孩子就不会热爱学习 , 丧失钻研的兴趣 , 这一点在中小学阶段看不来 , 到了大学就非常严重 , 直接造成很多大学生不愿从事、也从事不了科研类的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