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杀鞑子|中秋节与杀鞑子

快到中秋节了 , 故乡东明在过八月十五时有很多传说 , 其中八月十五杀鞑子就是一个 。第一次听说这个传说 , 是姥姥告诉我的 , 她只是模糊地告诉我 , 杀鞑子那会儿 , 家里不让用刀 , 切菜的时候都用瓦瓦脐儿(就是破碗茬子) 。非常遗憾的是她没有告诉我这个故事的更多的内容 , 所以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在八月十五杀鞑子 , 什么是鞑子呢?结合史料和老人们的说法 , 我基本上、大概、约摸弄清楚了传说的故事框架 。
先说鞑子 , 孙中山先生创立同盟会时就说:驱逐鞑虏 , 恢复中华这句话 , 孙先生这里说的鞑虏指的是满族人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 , 除了满族人还有蒙古族、女真族、瓦剌和鞑靼等 , 八月十五所杀的鞑子是蒙古人 。在元朝末年 , 蒙古族统治者对汉族进行残酷的民族压迫 , 将全国人分为四等来歧视汉族人 。统治者规定汉族家里要派驻一个蒙古兵 , 用以牵制和监视汉人 。当时人们称这个蒙古兵为家鞑子 。家鞑子与汉族人同吃同住 , 他的生活由汉族家庭供养 , 为防止老百姓造反 , 汉人家里的菜刀、剪刀、砍刀、镰刀等铁质刀具统统由鞑子掌管 , 如切菜的菜刀、裁剪的剪刀和割庄稼的镰刀等 , 只能在烧火和缝衣等生产活动时找鞑子借用 , 用完交还 。汉人娶媳妇 , 鞑子男子要在新婚之夜与新娘过夜 。这些政策使得民怨四起 , 汉族老百姓没有一个仇视家鞑子的 。
元朝末年 , 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 , 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 , 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 , 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藏在饼子里面 , 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 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 , 汉族人纷纷杀掉了自己家里的家鞑子 , 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 起义军迅速壮大 , 漫卷全国 。
【八月十五杀鞑子|中秋节与杀鞑子】很快 , 起义军将领徐达(即魏国公 , 其墓在东明县小井乡李岗村北)就攻下元大都 , 起义成功了 。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 , 作为一种节日的食品流传下来 ,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由此而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