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工作总结|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总结( 二 )


3、投入机制 。实行自筹与补助的资金保障机制 , 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综合整治 。
(二)点面结合 , 整体推进
1、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市场环境专项整治活动 , 取缔了多年以来形成的以街代市、占道经营的行为 , 逐步形成了坐商归店、流商归市的格局 。
(2)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道路交通专项整治活动 , 整治道路两侧绿化带以及车辆乱停乱放、建材占道堆放现象 。通过整治 , 合理设置停车区域10余处 , 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
(3)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集镇容貌专项整治活动 , 重点整治五乱 , 对车辆乱停、摊位乱摆等行为的易发、多发地段采取车辆巡查、专人盯靠、错时执勤、集中行动等方式 , 定岗、定员、定责、定时监控 。
(4)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河道、沟渠专项整治活动 , 整治河道、沟渠、堰塘等水域面积内的垃圾、建渣、杂草、淤泥 。经过整治 , 黄家堰彻底改变了黄家堰脏、乱、差的面貌 。全镇河道、沟渠畅通 , 行洪能力显著增强 。
(5)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庄、进景区、进家庭)活动,全面推进绵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
(6)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专项整治活动 , 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 , 带动农户改厨、改厕、改圈 , 推进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 。鼓励农民实施秸秆还田 , 增施有机肥 , 提高了土壤肥力 , 逐步提高了秸秆能源化利用水平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 , 初步实施专业化防治 , 提高了综合整治水平 。
(7)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集中治理三乱行动 。结合乡村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以及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为载体 , 结合灾后恢复重建、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 着力革除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倒污水、随地便溺、乱涂乱画、践踏绿地、损害公共设施、破坏人文景观等不卫生、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习惯 , 形成讲公德、讲卫生光荣 , 不讲公德、乱倒垃圾可耻的社会氛围 , 提升广大农村形象 。
2、推进农房风貌改造
结合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 按照川西民居的总体定位 , 集中对绵远场镇及成青路沿线各村组近千余户民房进行了风貌改造 , 经过改造 , 绵远场镇面貌焕然一新 , 新老镇区有机融为一体 , 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