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工作总结|乡镇人民政府五年工作总结

五年来,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兴镇精神,以加快发展为核心,发挥比较优势,转变增长方式,强化发展质量,建设文化万安、开放万安、活力万安、生态万安、幸福万安、和谐万安,紧紧围绕文化立镇、工业强镇、三产富镇、农业稳镇发展战略,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初步显现
我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利用本镇区位优势,着力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重点抓好国际标准梨体系、大棚蔬菜基地、花生加工基地的建设,翠冠梨种植和花生加工已成为我镇新兴的特色产业 。
1、农业指标顺利完成
五年来,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2960亩,粮食总产量27441吨,油菜总产量达到5006吨,花生总产量达到565吨,蔬菜总产量达到25838吨,水果总产1506吨 。生猪出栏10.6万头,小家畜出栏221.65万只,肉兔出栏52.6万只,羊出栏3665只,牛出栏2586头 。五年来,规模养殖场免疫率达100%,散养户免疫率达98% 。
2、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巩固罗江豆鸡、天府花生、翠冠梨等知名品牌,成立和规范翠冠梨、蔬菜及南塔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研究开发具有浓郁乡情、乡味的农字号产品,创建国家梨标准化体系示范园区,加大翠冠梨、核桃及调元枣的培植和调整力度,建成后院山庄、沁园春、天马山庄等农家乐,以种植、生猪和旅游为支柱的农村产业结构格局初步形成 。
3、灾后重建基本完成,各项农村政策全面落实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精诚团结,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目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农房维修3509户已全面完工,共发放维修加固资金704.2万元;灾后重建户完工1339户,发放特殊党费334.9万元,共发放灾后重建资金2243.06万元 。
五年来,我镇共推广新型农机具250台,补贴金额106.42万元,家电下乡完成5061台,补贴227.2万元,摩托车汽车补贴969辆,补贴56.3万元 。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各类补贴共计4219.44万元 。实施了生态家园建设项目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转移富余剩余劳动力9万余人次 。
【乡镇政府工作总结|乡镇人民政府五年工作总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