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焦裕禄有感|观看《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时光飞逝 , 从刚开始参加工作到现在也有几年了 , 对于怎样做一名好老师 , 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仍有许多迷茫 。这几天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视频"做最好的老师"感触良多 。

所谓"最好的老师" , 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 , 钱梦龙 , 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 , 学识 , 能力乃至天赋 , 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 , 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 , 甚至每天都有遗憾 , 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 , 坚持不懈 , 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奖金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 , 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 , 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 , 一个教师是否"最好" , 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 。()教师因学生而存在 , 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 , 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 , 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 , 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 , 其中有的人是乔木 , 有的人是灌木 , 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 , 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 , 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 , 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 , 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 , 但你可以最乐观……我不由地思考 , 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 。

在看完"做最好的教师"后 , 我的收获极大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 , 他在讲座中极力强调"没有爱 , 便没有教育" , "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 , 对学生的奉献之心 , 理解之心 , 平等之心 , 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 , 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 因此 , 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 , 让它不断壮大 , 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 , 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学生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 , 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 , 如班集体的管理呀 , "能力比较弱的幼儿的教育呀"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 , 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 , 心态就平静了 , 教育也从容了 。当然 , 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 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 , 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教育中真正的爱 , 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 , "理解" , "尊重" , "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这正是教师的气度 , 教师的魅力 。我们有时也会指责学生不该如何如何 , 不许这样不许那样 , 正是因为我们束手无策 , 我们没有达到境界 , 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真正好的老师会宽容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问题讲透 。这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 这是一种谦抑的态度 , 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