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权|2010年刘义权同志个人事迹
刘义权同志出生于巴蜀山区的一个贫苦家庭,入伍后,因为表现出色,不到3年就从地处大山深处的某导弹基地工程建筑团,调到第二炮兵司令部办公室保密档案科工作,并被提拔为干部 。网23http://
当时,二炮机关办公地在北京的繁华地段 。但没过多久,他作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难以想象的抉择 。
那是1979年5月,总部从全军抽调一批干部到豫西山区军委后方档案库,整理1927年至1949年期间我军历史档案 。刘义权就是其中一员 。那时,我军100多万份历史档案,就装在一个洞库中的近千个麻袋里 。在这里,他平生第一次看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珍贵手迹,看到从战火硝烟中保存下来的带血的文件、烧焦的照片 。这些珍贵档案,在青年军官刘义权的心中激起了巨大波澜,他由此作出的人生选择让我们至今震撼,那就是:离开北京机关,调到地处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河南洛宁的后方档案库干档案!
1981年,刘义权如愿正式调入解放军档案馆,被分配到第一档案库工作 。
从此,他就开始了一种与常人不同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怀着一种神圣的责任、一种忘我的虔诚,沿着我军征战的足迹,走向偏远老区、走向穷乡僻壤、走向大山深处,走向不知沉睡在何处的珍贵历史档案 。
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一走,就是38年!
收集,是档案工作的源头,是开发利用档案的基础性工作 。刘义权从事军队历史档案收集工作的时候,正是我军档案资源体系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时期 。为完成好这个历史性的任务,他一个空白一个空白的填补,一个全宗一个全宗的建立,为此,他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 。他曾翻越秦岭山区,沿着嘉陵江畔迂回,先后十几次徒步涉过湍急的江面;他曾连续在外奔波好几个月,去的时候穿冬衣,回来的时候树都发芽了;他曾带着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病,揣着医生开的住院治疗通知单,就奔赴大西南征集档案;他曾在闽北山区路途中遇到车祸,差一点儿车毁人亡 。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和危险,对于刘义权,却是生活的常态 。看到一批批濒临危境的我军历史档案重见天日,得以保全,他体验到的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
38年来,从海滨到边陲,从北国到南疆,刘义权的足迹遍布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他查访的老将军、老红军、老战士和普通群众数以万计 。就这样,83万多件珍贵历史档案,被刘义权源源不断地收集到解放军档案馆 。这些档案,时间上涵盖了我军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内容上涉及到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其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之高,难以估量 。依托这些档案,我军档案资源体系逐步建立、丰富和完善 。
推荐阅读
- 拿什么拯救我的爱人|《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爱人》读后感
- 读书心得|2010暑假读书心得涵养身心
- 2010世博会开幕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感想
- 读后感|柯灵选集读后感
- 兰辉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兰辉同志先进事迹事迹有感
- 兰辉先进事迹报告会|听兰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 张丽莉事迹|教师入党思想汇报学习张丽莉同志的事迹
- 闫秀玲同志在全区妇女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 2010年度卫生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 2010年护士个人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