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中国古代南方缺少战马,所以骑兵很弱?武帝八校尉中的越骑了解下
文章图片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2822,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编者按:在提到骑兵时,我们经常会有一种固有印象,北方因为拥有优质的养马场,所以战马资源较为丰富,因此才能训练和招募马术娴熟、技艺精湛的骑兵部队,相比之下,南方多山地,同时又因为水文条件的影响,不适合养马,所以南方军队多半缺马 。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一篇文章《为何古代中国南方总是缺骑兵和战马?南宋都有5万骑,缺乏养马地只是借口》 。可这并不意味着南方自古以来就没有优质骑兵 。西汉时期,就有一支名为“越骑”的骑兵部队活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晋名士陆机,曾在他的《从军行》一诗中写道:“胡马如云屯,越骑亦星罗”,这里的越骑就是本文要提到的西汉越人骑兵 。
所谓的“越人”,是西汉时期中原王朝对生活在百越地区古越人的称呼 。《汉书》中有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让人疑惑的是,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这一地区多沟壑险阻,似乎并不适合骑兵的奔突和腾跃 。事实上,就连许多古人都对所谓“越人”有一种天然的轻视,认为当地“不宜牛马”,越人更是“绵力薄材,不能陆战” 。
文章图片
也正是因为这种印象的存在,不少人对《汉书》中所描述的“越骑”之说一直有所怀疑,这种感觉,就好像今天的人们突然看到“蒙古国海军司令”这样的称呼一样,充满了荒谬感和错位感 。一些人据此认为,所谓的“越骑”,似乎不应该解释为越人骑兵,而是“材力超越众人之骑”,也就是由精锐士兵组成的骑兵部队 。可是,这样的猜想并不符合逻辑 。
文章图片
《汉书》关于越骑的记载,最早见于武帝创立八校尉部队 。这八校尉中,既有承担对禁军第三序列的北军担负监察职责的中垒校尉,也有如射声、虎贲、步兵校尉这样分别负责射手、车兵、步兵部队的军事军官 。至于剩余四校尉:长水、胡骑、越骑、屯骑都是骑兵部队的校尉,和名称相对应的,他们负责训练、统领长水羌人、匈奴、越人、北地边民四种不同兵源的骑兵,从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来看,汉武帝所立八校尉,除了军事职能外,还担负着一定行政职能作用 。
八校尉编制下的各军,本就是西汉帝国经过层层选拔后的精锐,因此,把“越骑”强行解释为一种经过再次挑选选拔而来的“材力超越”者,实在是有些勉强 。相反,越人骑兵的说法才更加符合常理 。
文章图片
从武帝八校尉的设立来分析,越骑与长水羌骑、胡骑、屯骑能同为骑兵校尉编制,意味着在当时看来,越骑部队的战斗力即使比不过三者,但起码也是水准之上的骑兵部队 。不要小瞧这三支骑兵部队,如长水羌骑,曾经是西汉关陇西线战场的重要军力来源,如西汉的公孙家族,就是长水羌族人,像公孙敖、公孙贺都是西汉时期曾经屡立战功的宿将,虽不如卫霍这样的当时名将,但也决不可小觑 。而胡骑就更不用说了,汉代所谓的“胡人”并非对游牧民族的泛指,而是单单用来指代自己的宿敌匈奴,胡骑校尉顾名思义,所统领的就是归化汉朝的匈奴部落骑兵,这些“上山下阪,出入溪涧”的匈奴骑兵,在骑术上的造诣,曾经让整个汉王朝都头痛不已 。
文章图片
“屯骑”显然也不是什么杂牌部队,这些源自边地的骑兵,由于自幼长于饱经战火洗礼的北方边境,在骑术上丝毫不逊色于胡骑和长水羌骑,另外,虽然“屯骑”本身声名不显,但这支骑兵部队,正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最为倚重的幽州突骑的前身 。
能够和这三支部队并列,本就能从一定程度上证明越骑的凶悍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越骑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骑兵部队呢?
推荐阅读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猪八戒白胖形象错了 专家:明代中国没白猪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