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在1959观后感|《雷锋在1959》观后感800字

《雷锋在1959》观后感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个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这是雷锋!

在1959年,19岁的雷锋毅然离开了温暖的南方,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来到了弓长岭焦化厂,这个与家乡气候完全不一样的、寒冷的北方 。为和毛主席是同乡而骄傲的雷锋,作为一个专业技术很精湛的推土机手,却因为自己的身高,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自己师傅的认可,甚至不想接收他 。雷锋在恶劣的环境中,在远离自己熟悉的地方,在得不到人认同的地方,他却没有就这样放弃自己 。他是怀揣着建设新中国这个美好愿望而来的 。在还没有开始有任何行动,怎么就能放弃?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师傅看见自己的能力,以实际行动来改变师傅因为身高而对自己的偏见 。做为一个推土机手,雷锋是专业的,作为一个新社会的劳动者,雷锋是勤劳的,作为一个新青年,雷锋是热爱学习的,更是尊师重教的 。于是,很快师傅便承认了他 。所以无论一个人的外在怎么样,只要他有真本事,走到哪里,都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

雷锋的师傅说“他们把自己的命献给国家,那再短也是长,什么事也不干活一百岁,那再长也是短 。”多么朴实的话 。由此,我想到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意义都是一样的,人的生命有长有短,总逃不过一死 。然而这虽不能让我们决定长度的生命,却可以让我们决定它的宽度 。人或是碌碌无为一生,到生命的终点,甚至自己都想不起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你存在过的痕迹 。或是像雷锋,像张思德这般,为人民服务!生命虽短暂,但是几十年以后,人们都还记得他们 。()他们的事迹也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这便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要学习雷锋业务精专,更要时刻保持一颗求学上进的心 。因为医学是发展的,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的病患 。做到我们在踏入这行时庄严宣下的誓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也只有这样,在有一天生命终结时,我们可以无憾的说:我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曾经奋斗过! 观后感800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