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之死|《天鹅之死》观后感
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去形容观看完《天鹅之死》后的心情 , 夹杂着失落、惋惜、与敬佩 。这部出自福金之手专门为巴普洛娃的惊世之作 , 由芭蕾舞大师巴普洛娃极其细腻的表演与超凡的舞蹈天赋 , 而淋漓尽致地演现出死中求生的天鹅形象 , 它不仅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 而且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洗礼 。
巴甫洛娃那种纤细 , 娇柔 , 略显忧伤的神态来表演出的"天鹅"深深地印在了许许多多观众的心里 。它并没有过多地渲染"天鹅"对死的不安和绝望 , 而是着眼于"天鹅"对生的渴望和热爱 , 以其非凡的表现力 , 谱写了一曲生的恋歌 。
《天鹅之死》 , 凄雅的意境伴着大提琴演奏出的抑郁的旋律 , 以及舞蹈演员优美柔软的肢体动作 , 向我们诉说着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宁静皎洁的月色下 , 一只白天鹅忧伤地抖动着翅膀 , 在湖面上徘徊 。白天鹅身负重伤 , 但她渴望重新振翅飞向天际 。她轻轻地抖动翅膀 , 艰难地立起足尖 , 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飞离湖面 。但由于精疲力竭 , 白天鹅缓缓屈身倒地 , 渐渐合上双眼……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 震撼于她美丽动人的身影 , 震撼于她对蓝天渴望的眼神 , 震撼于她踮起颤动的足尖 , 最震撼于它与死神的搏斗中抽尽全力抖动的翅膀 。
每一次的翅膀的抖动 , 都寄予它那在空中飞翔的梦;每一次脚尖的踮起 , 都蕴藏着它对生命的希望 。它为了能够重返天际而努力着、坚持着 , 它忍受着痛苦 , 与命运在搏斗 , 与死神在抗争() 。在它那一次次抖动翅膀 , 一次次踮起脚尖后 , 它还是没有脱离湖面 , 它那双虽已疲倦的翅膀仍在抖动 , 为了它心中的梦 , 哪怕只有一丝生的希望 , 它要坚持下去 , 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有那么一种想法曾经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它没有那么努力的尝试 , 是不是就不会死?或者已经知道死亡临近 , 为何不静待死亡 , 静静的享受最后的安逸 , 而要在那之前忍受着痛苦?是求生的力量支持者它 , 它是与命运在搏斗 , 与死神在斗争 。虽然结局是悲伤的 , 但至少有尝试过 , 有努力过 。
《天鹅之死》所描绘的濒死的天鹅渴求重新振翅 , 孤身只影在平静的湖面上艰难挣扎 , 最终默默死去时的神情 , 也象征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与死亡 , 命运进行不懈反抗的搏斗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