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实践心得|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注留守儿童情牵山村希望( 二 )


游戏过后,我们之间的隔阂不见了 。于是,联欢会正式开始 。我们的节目与孩子们的节目交叉进行 。但到后来,孩子们的兴致越来越高涨,纷纷要求表演节目,我们不得不退居二线,变成了他们的观众 。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背诵诗歌 。虽然节目不够规范,但他们的淳朴和天真深深感染了我们 。我们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对他们进行了奖励,棒棒糖和果冻让他们更加兴奋 。最后,联欢会以孩子们和我们合唱的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结束 。
下午,孩子们再次提前来到 。我们把带来的漫画书和精心准备的故事与他们分享 。拿到漫画书的孩子们如获珍宝,认真仔细的翻阅着 。活动结尾,我们把带来的本子和笔分发给每位同学,并把在学校募捐到的衣物分发给了几个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 。
第二天结束时,我们已没有了刚来时的新奇感,慢慢融入了孩子们和他们生活的这个山村 。看着孩子们玩儿的那么开心,笑的那么灿烂,我们内心满是骄傲、满足和欣慰 。
第三天(7月11号)
对于生活在山村的孩子们来说,英语是一个既新鲜又陌生的东西 。他们没学过ABCD,更不知道how are you是什么意思,短时间内我们不可能教会他们语法知识,只能从日常用语和简单的英文歌入手 。之前我们还在担心他们会因从未接触过而毫无兴趣,但事实却让我们大吃一惊 。他们极其认真的态度和活跃的气氛让我们触动 。教的第一首歌便是《happy birthday to you》,孩子们学的很认真,也很快,没一会儿就能顺利的唱下来了 。我们向孩子们表示,希望他们能在父母生日的那天把这首歌唱给父母听,希望通过这首歌他们能学会感恩 。歌曲过后,我们又教他们说了Good morning、Thank you等等生活用语 。虽然他们的发音不是很准确,但我们希望他们通过这次学习,知道英语其实是个很好玩的东西,它并不可怕 。
下午,男孩子们更加兴奋,因为要进行的科目是散打和军体拳 。孩子们对散打尤为感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果然没过一会儿,他们就学会了几个简单的招式,有的还勇敢的站出来,与我们的队员过了几招 。活动最后我们为孩子们表演的太极拳,他们都说像是在跳舞 。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虽生活艰苦,但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让我们不禁感慨,内心被他们深深震撼 。
第四天(7月12号)
今年已经是我们环境学院来黄龙寺进行暑期实践的第十四个年头,所有来到这里的华电人都会去拜访村里的老红军,我们也将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 。简单吃过早饭后,我们就踏上了前往老红军家的路 。八十六岁的老红军身体还算硬朗,看到我们的到来,他显得格外的激动,手拄拐棍亲自出门迎接我们 。我们本想把老红军搀扶进屋,可是老人家却执意要自己进屋,表现出了老红军当年那种自强坚韧的革命精神 。进屋后,老人便和我们亲切的交谈了起来 。老人为我们讲解他当年的抗日经历,我们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和家庭状况 。老人自豪的跟我们说,他的孙子在北京工作 。我们把事先给老红军准备好的营养品交给他,老人很高兴的收下了,并执意要我们留下来吃饭 。推辞了半天后,我们才在三步一停的送别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红军的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