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奥运会都开始了,你还不会解运动题吗?( 二 )


所以画了蓝线部分的是夜半球
首先 我们还是要找到自转方向
在俯视图上
我们很难判断东西向
那么我们以顺和逆来判断
以北极点(N点)为中心的话
我们知道北极以逆时针旋转
南极则为顺时针旋转
在图上我们随便设个点
记为A点
那根据逆时针旋转方向
过一会A点就会到夜半球中成为A'点
这个过程叫做从昼入夜
那么NP就是昏线
同理 我们设一点B
随着自转方向
它会到昼半球成为B'点
这个过程叫做从夜入昼
那么MN即为晨线
昼夜长短的变化分清了昼夜变化后
我们来看其长短的不同
如果所有纬线上
昼弧和夜弧长度都相等
即昼夜长度均为12个小时
全球昼夜平分的情况下
就产生了春分和秋分
除了春分和秋分
我们还知道
一年中有夏至和冬至之分
那么这两个又是怎么来的呢?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
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这个时候
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过后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
夏至日过后 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
冬至这天
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
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时
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旋转
所以地球在自转时
地轴与其垂线形成一个约23.5°的倾斜角
因而地球在公转时便出现有6个月时间
两极之中总有一极朝着太阳 全是白天
另一个极背向太阳 全是黑夜
前者被称为极昼
后者被称为极夜
昼长的计算既然已经了解了这些知识
那么我们来看关于知识的运用
一般在昼夜长度的变化中
会有一些昼长计算的题型
韬姐告诉大家
做这种题
我们只需要“知一求三”
即昼长、夜长、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
这四项中知道一个已知项
就可以把其他三个都解出来
我们以这个图为例
要求M处昼长以及日出日落时间
它是180°被分为6份
则1份就是30°
所以每一个就是2小时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
M所在的白昼有4个2小时
但是根据晨昏线
到最边上的点开始
才是一早上的时间
仅为一半长度
所以我们要知道M的昼长
即为2×4×2=16h
夜长即为8h
接下来就要计算它的日出日落时间
在这里
我们教给大家
“时钟对称”的简单方法
刚才已经求出M的昼长为16h 夜长8h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表盘上
看出夜长和昼长所占的时间呢?
夜长为8h即夜晚有8个小时的长度
那么 我们知道夜晚是从零点开始
对称分布的
说明它可以分为上半夜和下半夜
从零点开始分的话
前有4个小时 后有4个小时
根据这个规律 从表上推
就可以得到
20:00是它的日落时间
4:00是它的日出时间
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既能提高准确度
又能节省时间呢?
那么 我们给同学们再来一道例题
大家自己可以试试看
是不是能用这样的方法解答出来呢?
好了 今天带给大家一个计算方法
以及地球运动的一些知识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掌握呢?
希望大家积极在评论区反馈哦
下周再见啦
【太空|奥运会都开始了,你还不会解运动题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