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实验室考察交流|“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学诊所教育”实验报告

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学诊所教育实验报告
【法学实验室考察交流|“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学诊所教育”实验报告】中文摘要: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使用电脑多媒体手段进行法律诊所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探索,指出了我国法律专业大学生在思维和能力训练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尤其是指出了法律专业学生文献检索能力严重缺乏是法律实践能力不足的关键的观点,对于法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关键词:法律诊所教育 实验报告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我在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分院法律专业一年级《法理学》期中考查时,将INTEL未来教育项目和 法学诊所教育模式结合起来,以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学诊所教育实验,现将实验过程和有关体会报告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
一、实验准备阶段:
首先,主持教师制定单元计划(见附件1)和课题单元计划实施表(见附件2)
其次,主持教师分别模拟学生和教师两种身份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见教师演示文稿)进行换位思考,切身体验学生心态;
然后,在10月中旬进行课堂调查 。调查结果:1、在199名学员中,经常上网的大约80%以上,知道操作PowerPoint软件的仅有两人,其中一名还是从计算机专业转入法律专业 。2、知道操作Excel软件的为零 。根据此种诊断,教师立即简单的演示如何使用PowerPoint软件和Excel软件,要求学生课后尽快自学掌握 。
二、实验实施过程:
11月2日到3日,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课题指南》见(附件3)布置课题,学生分组,每三到四人为一个小组 。
11月3日到11月8日,学生开始选题和进行文献搜索 。
11月8日,在海华分院电脑教室,教师进行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设定的搜索主题为自由权,要求使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文献搜索,学生和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同步进行网络文献搜索,以学生搜索到的文献和教师搜索到的文献是否保持一致作为学生搜索结果是否合格的标准 。实验结果:在一个班级的80余名学员中,达到合格的学员数为零!原因为:教师键入的关键词是论自由,而学生键入的关键词都是自由权或者自由 。根据此种诊断,教师立即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出全体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是关键词确定错误,并讲授如何思考关键词和如何进行高级搜索 。
11月3日到11月底,学生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并且互相交流,互相评价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要求进行具体的诊断后的对症教学 。例如,某小组的题目为家长可以跟踪孩子吗?学生只是简单堆砌了案例、图表和相关法规作为素材,并且结论和作为观点论据的素材之间没有逻辑关系 。教师便立即对症下药,就法律问题和法律结论之间的法学逻辑关系是什么?向学生进行具体讲解辅导,使学生很直观的得到了所需要的思路和知识,明白了如何取舍素材和强化论据和论点间的逻辑联系,从而达到了训练法律思维方法的教学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