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街道劳动保障所|推荐全省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工作经验材料( 二 )


三是把好工作程序关 , 保证工作到位 。针对社区平台刚成立 , 工作人员对业务不够熟悉的情况 , 我们结合社区平台的职能 , 边工作边完善 , 在多年来形成的劳动保障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 , 每部署给社区一项工作 , 都事先进行培训 , 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 , 制定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案 , 并跟踪指导 , 以确保平台工作人员有所遵循 。例如 , 在《再就业优惠证》发放上 , 我们统一制定了个人申请、社区调查、街道张榜公示、企业劳资部门认定身份、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审、县区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审批等六个环节的工作程序 。在办理再就业小额贷款时 , 明确了个人申请、社区入户调查、县区劳动保障部门审核、银行放贷的工作程序 。对于涉及林业职工较多的社区 , 地方劳动保障部门与企业劳资部门联合指导 。
二、健全四个体系 , 强化社区平台功能
社区平台建成后 , 相应的劳动保障工作也要深入到基层 。结合社区平台的职能和工作任务 , 我们在社区重点健全四个体系 。
一是健全政策法规宣传贯彻体系 。我们努力把社区保障平台建成全面宣传贯彻各项劳动保障政策的最前沿阵地 , 社区平台的最首要任务就是宣传落实政策、反馈群众呼声 。依托社区平台 , 开展了有效的宣传工作 。我们先后5次在社区召开了就业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咨询座谈会 , 解答社区群众业务咨询3000多人次 , 向社区居民印发就业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法规宣传单5000余份 。劳动保障信息员在深入小区调查走访过程中 , 还直接将就业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法规宣传到职工家里 。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政策法规宣传 , 提高了全社会对劳动保障政策认知程度 。
二是健全统计报告工作体系 。依托社区平台 , 我们有效地改变了过去统计调查不实的问题 。所有统计报表都来自最基层的社区 , 来自劳动者本人 , 保证了数据真实可靠 。为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提供了可靠的工作依据 。目前 , 我们已在社区建立30多个统计台帐 , 月报、季报、年报数据齐全 。
三是健全了对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监控体系 。我们组织社区平台开展了劳动力资源普查并建立了每个社区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 。为保证工作的高标准、高效率 , 抽调专业人员 , 开发了数据库软件 , 设计了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表 , 设定的17个项目 , 全面存贮我市劳动力资源信息 。特别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设计的有何技术或专长、是否办理一次性安置、想参加何种培训、是否有求职要求、招工招聘联系电话等项内容 ,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分期分批对各部门、骨干力量和协理员等进行了层层业务培训 , 使他们对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信息采集的方式方法等有了详尽的了解和掌握 , 确保了信息采集的真实有效 。紧紧依托社会劳动保障平台 , 集中两个月时间 , 在全市范围内采取逐户、逐人拉网式采集信息的办法 , 对全市劳动力资源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 , 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信息采集 , 切实做到了未漏一户、未落一人 。为保证信息真实可靠 , 在录入数据库之前 , 我们选调懂政策、业务精的工作人员 , 对采集上来的基础信息逐人进行严格审查 , 对录入的具有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条件的人员进行逐人甄别 , 确保了具备条件的人员无一人不进入数据库 , 不具备条件的无一人进入数据库 。实行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动态管理制度 , 规定街道(乡镇)、社区(林场)社会劳动保障平台要定期跟踪劳动力资源变更情况 , 对采集的信息及时修改 , 并利用网络平台及时逐级上报 , 从而保证了在动态变化中准确掌握全市劳动力资源信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