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演讲稿-诚信守信是中华民族美德

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 。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 。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吹拍奉迎,见风使舵,
争功诿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 。
一个忠诚老实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时时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因此,忠诚老实的人也有可能犯错误,但同虚伪的人犯错误的性质不同 。诚实的人犯错误是由于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方面问题造成的,而虚伪的人犯错误则是由于不诚实,属于道德品质问题 。
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
诚实和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 。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 。诚实是真实不欺,信也是真实不欺 。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真实的 。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说:信,诚也,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征,为证明,证验之意,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就是说人说话要算数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孔子也多次讲过诚信,如: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孟子论诚信: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 。墨子也极讲诚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庄子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诚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 。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 。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 。
诚和信是不自欺,是内心和外部行为合一的道德修养境界 。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原因是内心总会有冲突,他一方面知道要为善去恶,而另一方面他还为情欲所蔽 。欲动情胜,所以其内心总会有不自愿遵行道德的想法,因此,我们要经常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诚实守信,是真、是善、是美,是真、善、美的统一,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养,才能达到这一美好境界 。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一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他们是要遭人唾骂的 。诚实守信首先是一种社会公德,是社会对做人的起码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