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青春演讲稿|教师节演讲稿【1】情系三尺讲台甘洒青春热血( 七 )


如果说课堂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海洋,那它必然应该是水波浩淼、气象万千的 。可走进某些课堂,我们看到教师的教案上永远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永远有一个牢不可破的框框;我们看到模式墨守成规、方法一成不变;我们看到无上的权威、严厉的说教,以及无条件的接受和战战兢兢的服从 。于是,孩子们失去了海洋 。课堂,是指向过去的世界,还是面向未来的时代?是以人类已经积累的知识为本,还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是以单通道方式向学生进行灌输,还是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发展、学会探究?每一个答案都是后者,每一个答案都要求我们完成第一种改造:变死的课堂为活的课堂 。
课堂是教师耕耘的责任田,但更是学生收获的庄稼地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你我都不能取而代之 。可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为主角,学生成道具的戏剧时时在课堂上演 。我们何必高高在上?我们何必板起脸孔?我们何必去牵着学生的鼻子?我们何必永远只会说指令性的话语!难道面对前人知识、文化、智慧的精华,教师与学生是不平等的吗?这样的教师角色,体现不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也贬低了你我的生命价值 。其实,在课堂里,老师、文本、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 。我想,学生欢迎这样的教师:闻道有先、授业有道、解惑有法;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平等、民主、自由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种改造:变教师的课堂为学生的课堂 。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前人早就告诉我们书本和实践是不能割裂开来的 。我们要完成的第三种改造便是:变书本的课堂为生活的课堂 。让家事国事天下事伴随着风声雨声读书声走进寒窗;让书本上的铅字,跳跃成大自然的花红柳绿、鸟兽虫鱼;让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目光穿越过去和未来,关注个体和社会 。不可想象:教育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怎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抛弃那些无聊的让孩子讨厌的练习吧,多读,多写,多实践,让我们营造一个真正的大课堂!
我们在课堂里辛苦跋涉,从冬到春,从秋到夏,且行且思,知道唯有改造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活力!
教师节演讲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为一名教师,也许你也曾想:我的工作有什么意义,我上的课,我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话语,我给学生做的一张又一张的试卷,它们到底能给孩子带去什么 。当学生因此而惧怕课堂,我们真的会黯然神伤 。我们会想起自己做学生的时候,也曾接受过这样的教育,也曾在这样的课堂里累积应试的知识 。我们必须对这段生活有所反思 。

推荐阅读